全书共计10章,第1章-第5章为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方面的内容,第6章-第10章为城市道路造价管理方面的内容。城市道路规划是对城市辖区范围内各种不同功能的干道、支路及附属交通设施所组成的交通运输网的规划。科学、合理的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对城市的可持续性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山地型避暑度假地的形成机理与空间管理》一是简析了我国度假旅游的发展情况,聚焦山地型避暑度假地,通过避暑度假者消费决策模型和影响因素的研究,形成了避暑度假地的形成机理、避暑度假者的空间消费特征。二是对气候条件与避暑度假需求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印证了《山地型避暑度假地的形成机理与空间管理》选择的研究对象的合理性与现实性
智慧城市感知网络体系探索与实践
第一,内容:①课程组织和教学目的;②基于徐州两汉文化遗产城市设计战略安排;③不同地段的设计。第二,特色:①教学案例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徐州作为两汉时期的政治、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一直是军事斗争的焦点。徐州有深厚的汉文化基础,其中汉墓、汉兵马俑和汉画像石是**代表性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国汉文化的精粹聚集地。②教学内容上,
本书是南京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核心课程《城市与区域系统分析》以及中国大学慕课《探寻城市数字密码》的配套实验教材,通过生动的分析案例和详细的操作说明使读者掌握运用R语言进行城市与区域规划相关定量分析的能力。 本书以城市与区域规划中常用定量分析方法(数理统计方法)为主线,以城市与区域规划相关基础数据的获取、数据处理、描述统计
从1982年北京被确定为全国di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到2005年制定《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再到2021年修订版公布;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83版的点状保护,到2016版的全域保护,北京名城保护40年的持续努力让保护对象逐步扩大、保护手段更加多元,更让全社会对名城保护的认识不断提升。2022年,是北京列入全国首
本书主要内容基于原绵阳市城乡规划局(现绵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委托的绵 阳城市风貌规划设计策略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分上下两篇,分别从理论和实践案例入 手,分析说明了如何看待城市风貌现状问题,怎样制定合理的规划设计策略以提升城市 形象。这些规划设计策略是在厘清模糊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为规划管理部门的专业技术 人员提供了较为
可持续农业社区设计与评价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概念、资源属性、资源类型,资源能发挥的作用,地下空间的主要功能类型划分;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现状、主要特点及与国际发达国家的差距;我国地下空间开发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引发问题的主要原因;保障我国安全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的认知、法规、规划、监管、论证、监测、防控和信息更新建议;建设我国城
本选题借助范式理论的宏观研究视角,以及范式转移概念所蕴含的系统性动态研究方法,以媒介范式转移为研究路径,推导展示媒介发展的特征与趋势,进而实现对当代空间展示设计范式转移,以及对其设计观、价值目标、内在模式及具体策略等核心内容的辨析。从范式转移的过程中理清当代空间展示设计的内在特征、价值导向、设计策略等核心问题,建立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