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墨趣绘北京》是由北京市各区少年宫的几位优秀的书法骨干教师沈莉、肖毅、张玫、铁燕英、刘颖、耿鑫完成的。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他们的学识、创意、设计和浓浓的爱心,可以重温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读完这本书,不由你不感叹,一门书法课竟会有这样精彩的设计,竟会蕴涵着这样全方位、多触角的中华文化精粹。书法之所以几千年传承
吴昌硕(1844~1927),浙江安吉人。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石尊者等。我国近代金石、书、画大师。其篆学石鼓文,用笔之法初受邓石如,赵之谦等人影响,以后在临写《石鼓》中融汇变通,形成独特的风格。
《历代碑帖经典原帖彩色放大本:孙过庭书谱》本卷卷首题:“书谱卷上。吴郡孙过庭撰”,卷尾题:“垂拱三年写记”。内容主要为书学体验、书谱撰写要旨及学习书法的一些基本原则。孙过庭专*羲之草书,笔法精熟,唐代无人能与他相比。本卷纸墨精好,神彩焕发,不仅是一篇文辞优美的书学理论,也是草书艺术的理想典范。
欧阳询九成宫碑
汉张迁碑
《历代碑帖经典原帖彩色放大本:褚遂良大字阴符经》“大字阴符经”墨迹本,96行,461字,传为唐代褚遂良书。本帖行笔极为灵活,点画、转折、行笔有行书的笔意,部分重捺笔画还有隶书意味,是学习楷书的一个重要范本。《历代碑帖经典原帖彩色放大本:褚遂良大字阴符经》将原碑帖中的字依据一定比例放大,四色印刷。
古代书论篇目甚多,为便于学习,《历代书论名篇解析》选择了自汉代至清末的历代传统名篇33篇,着重从书法的功用地位、本质特征、技法原理、创作规律、个性风格、审美追求、批评鉴赏以及学书方法等方面,概括其基本的书学主张,阐释其主要理论贡献,以期体现中国书学总体的发展进程与思想脉络。 本书的观点,为笔者王世征在高校书法专业多年从
钱穆先生在其《中国文化史导论》中说: “中国艺术中最独特而重要的,厥为书法。”有着三千多年历史、作为国学重要内容之一的书法,不仅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结晶,而且是一种独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的独特门类, 以及与中国文化人的身心修为紧密相关的学问。几千年来,先贤已然总结出学习书法的诸多经验。对于当今的书法爱好者来说,学习书法
《社区文化娱乐丛书:钢笔仿宋字常用汉字描摹字帖》由钢笔仿宋字书写技法和描摹字帖两部分组成,技法部分重点讲解钢笔仿宋字的笔画、部首写法和结构要领,字帖部分编排了可供描摹练习的5000个常用汉字书写示范,是一本学习钢笔仿宋字的实用教材。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本套字帖所选择的《论语》典句,在华语区域内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中的经典之句更被选入中学生的语文课本,在这本字帖中,我们把《论语》中的经典部分归纳为:《论语》十则、学习心得、孝悌之心、人格修养、为人处世、交友之道、养生之道等七个类别,使广大青少年硬笔书法爱好者在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