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中华古籍稀见书目书志丛刊”系列之一,收录南京图书馆收藏的公私古籍目录、题跋142种,全部为未刊之本。这批书目,多为清至民国时期的稿抄本,集中了大量明清以来江南藏书家的私家目录,也包括了一些重要的专题书目,其中珍善之本如翁方纲《四库全书纂校事略》、丁申《武林藏书录》、丁丙《八千卷楼藏书目》、赵宗建《旧山楼书目》、
本书是继前40函之后搜集并整理的藏文古籍文献的目录,其内容包括公元11世纪印度大师底夏巴、公元13世纪西藏哲人向顿多吉坚赞、14世纪绛巴囊杰扎桑等多位学者、思想家的著作介绍,原内容由(元)噶玛让炯多杰等人编著,经百慈藏文古籍研究室整理汇编而成。
本书系回族现代文学相关文献篇目的首次汇集与整理,全书共分为三辑:一为《回族现代文学著译题录》,收录1917-1949年回族作者在回族报刊及其他报刊发表的和单行出版的创作、译作,以及有关中外文学的论说;二为《回族现代文学评介研究题录》,收录1917-2017年5月对回族现代文学的综合述评、作家作品评介,以及有关回族文化和
《纯粹理性批判》(KritikderreinenVernunft)是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较具影响力的著作,常被称作康德的“第一批判”,在西方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纯粹理性”指独立于一切经验的理性,“批判”指对纯粹理性进行考察,是为弄清人类认识的来源、范围及其界
本书对1955年—2014年底间在中国大陆地区发表的秦汉魏晋简帛研究论(译)文进行了收集,来源包括会议论文集、个人论文集以及集刊。在体例上,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按时间顺序排列,中编按篇目分类排列,下编为按作者姓名编纂的索引。
本书是一位爱读书的父亲给下一代撰写的读书推荐,每本书都有详细的导读。这一百本书,来自各行各业已经有所成就的大人;他们和他们的子女都被这些书打动过、激励过。区别于"新课标",这个书单更具备博雅通识的特点,目的也是为了让孩子能够通过阅读与思考,成为更加健康通达的现代人。全部书单分为适合小学(中高年级)、初中、高中、大学阅读
朱自清先生用浅明而切实的文字,于十三篇文章中,要言不烦地介绍了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经典作品。这本书写于1942年,六十多年来广为流传,成为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经典。全书见解精辟,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是一般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入门指南。
本书系河南省新乡市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共收录该馆7868条古籍数据,凡宣统三年以前的写本、刻本、活字本、抄本、稿本,皆在收录之列。著录项目有普查编号、索书号、题名卷数、著者、版本、册数、存卷等内容。本目录后附书名笔画索引,方便读者使用。
甲骨文书籍提要(增订本)
此为“著名图书馆藏稀见书目题跋丛刊”第一种,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稀见书目、题跋,既有公藏藏书目录,又有私家的藏书目录,又有题跋。著录有书名或碑名、作者、册数等。有的还对书的内容进行品评鉴赏、论其得失,有的还记录印章、来源等信息。这些都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文化典籍的史料。通过目录,我们了解其藏书的概貌,了解那个时代的藏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