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的成熟,是一个国家、民族、政党成熟的标志。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浸透着邓小平个人理论思维的特质,是邓小平戎马倥偬、鞠躬尽瘁的一生留给我们的至为宝贵的精神遗产。这位世纪老人的忧思、前瞻、包容、灵活,成就了一种质朴的、带着人性温暖的思维,一种独立的、充满灵动生机的思维,一种开放的、面向
本书收录了作者的书法作品包括:行书五言联、行书八言联、有感随笔、杜牧留题李侍御书斋、杜牧别沈处士、杜牧鸳鸯等。
谢无量(1884—1963),原名蒙,号希范,字无量。1884年6月28日出生于四川乐至县官宦家,1901年入上海南洋公学。1903年至1904年去日本学习,1906年担任《京报》主笔。1909年聘为四川存古学堂监督,同年10月在四川咨议局撰《国会请愿书》。1912年赴上海为中华书局编书,“五四”运动期间著述有《马致远
南野翰墨
《张猛龙碑》不仅是北朝碑刻中的一枝奇葩,而且下开欧阳询楷书之先导,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其字体基本脱去了隶书的影子,可以说是较为成熟的楷书。既有典型北碑之奇古险峻,又兼南碑之风雅气韵。笔画方圆兼备,结字以骨力胜,中宫收紧,开合有致,展蹙、错落,极尽变化之致。
《章草大字典(套装上下册)》内容简介:草書的產生,或云在秦末,或云在漢興。至漢末張芝和東晉王羲之,此前謂之章草,而後變為今草。今草產生之後,章草就不怎麽為世人所重。其影響也日漸式微。然而凡欲得今草正途者,又不可不知章草。所以魏晉之後,今草卓有成就者,如唐之孫過庭、元之趟孟頫、明之宋克、祝允明等等,無不於章草用過極深的功
中国镇江焦山摩崖碑刻《瘗鹤铭》被誉为“大字之祖”,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书集合了《瘗鹤铭》研究专家、学者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和发现,是一部很有学术性、欣赏性的论文集。 《瘗鹤铭: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是古代高士为悼亡羽化的仙鹤而作的一篇铭文,原刻于焦山西麓临江崖壁之上。后崖石崩塌,堕于江中,遂致残损。至北
诗书画是中国历代文人的传统,作诗言志,写书说事,画画写意,此为历来名家所奉行也。然而不管是作诗,还是写书,抑或是画画,在中国文人的眼里,追求意境纔是的目的,作诗要有意境,如穴文镜秘府论,论文意移说“夫置意作诗,即须凝心;目击其物,便以心击之,深穿其境”。写书要有意境,不仅文字要美,而且要有思想,读之能打动人心,读后有所
《陈献章书迹研究》将陈献章放到一个广阔的历史背景之下,跳出通常的将书法作为艺术研究的狭隘视野,统合多学科的研究成果。《陈献章书迹研究》将岭南历史上的旷世大儒陈献章先生放到一个广阔的历史背景之下,跳出通常的将书法作为艺术研究的狭碍视野,统合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对陈献章的书法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剖析,为提升书学研究的品格、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