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将当代女性诗歌作为一个整体现象放在现代性的视野中进行研究分析,探索当代女性诗歌写作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转型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理原因,探寻九十年代转型期女性诗歌写作的题材内容思想倾向、艺术技巧特点、规律、发展趋势。在现代性、时代性、女性、诗性,技术性五者构成的逻辑关系中,对当代女性诗歌写作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所呈现出断
本书聚焦于孙悟空这一文学形象,在现代中国视阈下的嬗变,无论是英雄和斗士,还是行者或猴孙,无论是反抗者还是皈依者,这一形象都折射出背后的时代精神。书稿不仅立足于中国故事孙悟空,亦有对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化认同与建构的讨论,不仅探讨之前,亦关注当下,是一部精彩的文化研究著作。
《诗经直解》是陈子展先生几十年《诗经》研究成果的汇集,全书包含对《诗经》全文的翻译、对名物、词句的辨析和各篇主旨的考辨,全书兼顾了译注与专题研究两个层面,既有今译、注释,又有解题及专论,与一般译注本相比,本书的考证功力更为深厚,“汇注”及“章指”融汇众家之长而成一家之说,与一般专题研究著作相比,其解题(“今按”)及有关
本书重点运用英美新批评文本细读理论及其方法,吸收、借鉴中国文学欣赏和批评方法、西方其他文本解读方法,围绕15位新诗诗人文本展开细读。所选诗人诗作涵盖新诗初创时期的徐玉诺,到新诗成熟期的冯至、卞之琳、艾青、穆旦,再到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属于当下诗歌界中坚力量的韩东、雷平阳、张执浩(三人均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等。每位诗
六朝时期的文人阶层以一套独特的、镶嵌式的方式参与了文化传承,生产了呈指数级增长的文化财富。美国罗格斯大学中国文学教授田菱,借助西方文论中的互文性理论考察典故与引文,对嵇康、孙绰、陶渊明、谢灵运以及兰亭诗人的诗赋作品展开细读,探讨了它们与《老子》《庄子》《周易》,乃至《诗经》《楚辞》《论语》等传统文化典籍之间的复杂关联。
围绕黎族文学中的神话意象、人物意象和生态意象等意象谱系,以小见大,生动阐明了黎族文学核心意象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作用,也阐明了黎族文学和壮族、苗族等其他民族文学之间的差异与类同,更阐明了黎族文学对于当今社会发展的精神文化价值和文明凝聚价值。
本书是以诗韵与词韵为主要内容的著述,以《词林正韵》为经,以《平水韵》为纬,共19个章节,每章分别附有大量前人用该韵写的诗词名篇,作为立论的依据。内容资料性强,使本书兼有字典和分韵诗词读本两种功能。在每章之前,各有一篇文笔流畅、兴味盎然的论说文字,充分论述了诗韵和词韵同根同源,诗韵一直代替词韵,词韵即诗韵的史实,故名之曰
该书收录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类型的诗歌。译集以诗词为主体,按照创作时间的先后排序。所选诗歌能够反映一定的历史时代信息和诗人的社会处境。诗作后大多提供历史背景说明,并择诗中重点、难点词汇进行注释,帮助读者理解。对学习英语的国人来说,这本译集可以帮助他们增进对英语语言的了解,从中英两种语言的转换中体会语言异同的微妙;对学
董妮·噶尔萨曲珍,系《格萨尔王传》中格萨尔王的一个爱妃,是格萨尔史诗中最重要的女性之一。本书系统研究和梳理董妮·噶尔萨曲珍的生平介绍、人物特点以及在格萨尔事业中的突出地位和作用。作者从多角度叙述和研究噶尔萨曲珍与格萨尔等岭国中的主要人物之间的对话、唱词,赏析历代先贤文人的评价,撷摘“岭舞极喜妙乐”等颂辞集锦。其见解独到
本书内容包括:《诗经》研究、《诗经》与礼制研究、礼学研究、诗礼文化的影响与当代传承、诗学研究、礼学、诗学文献整理研究、书评、会议综述七部分。具体内容包括:周平王东迁雒邑初期王室贵族情态组诗考论——以《诗·王风·葛茧》《小雅·彤弓》《沔水》《瞻彼洛矣》为中心;论《诗经》节奏舒缓的特点及成因、先秦吴地《诗》学流播考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