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黄庭坚的词传,作者以词的眼睛去探寻,以词的视角去发现,从黄庭坚一百八十多首词折射的点而连接成线,用线而勾勒出面,使点具有经典性,线具有延续性,面具有代表性,通过点、线、面的有机结合,再现了黄庭坚的梦想、追求,诗才、书艺,思想、观念,以及宦海的沉浮。
白崇禧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风云人物,是国民党新桂系的中心人物,曾官至国民党参谋总长、国防部长、陆军上将,是著名的军事家,有小诸葛之称。本书共分十七章,从白崇禧在广西的童年起,至晚年在台湾辞世,记叙了这位国民党一代名将的毕生经历,对他的功过是非作了客观全面的描述。
本书以严肃、客观、求实的态度,总结和回顾了郑洞国的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作者文笔力求生动活泼、引入入胜,向人们展示老一辈爱国志士的追求和奋斗,包括他们所走过的曲折坎坷的道路,以期从不同的侧面给予现在的青年一代以爱国主义教育。
张伯苓一生可谓传奇:早年参加清朝海军,亲历甲午海战;而后将余生献给教育事业只为教育兴国,只做南开一件事,却在我国近现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书将张伯苓关于教育、关于兴国的说,与著名人士、亲朋好友对他人生点滴、教育理念的忆相结合,既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张伯苓开创的教育宏业,又从日常小事上展现他的不凡人生、卓越品行
马君武是民国时期的大才子。早年他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为同盟会章程八位起草者之一。十几年的宦海沉浮,马君武备尝艰辛,逐渐淡出政坛,投身教育事业。从此,中国政坛上便少了一个勇夫,却多了一位雷厉风行的大学校长,与蔡元培一起被时人誉为北蔡南马。 本书将马君武关于教育、关于兴国的说,与知名人士、亲朋好友对他人生点滴、教育理念的忆
本书是百年中国记忆·实业巨子系列丛书的一本,是介绍我国爱国实业家刘国钧的三亲史料。书中有他的亲人故旧撰写的怀念文章,还有他的传略和年谱,书中还精选了刘国钧的部分照片,以及他的文章、书信等。内容丰富,资料翔实,为我国近现代工商业发展史提供了一份宝贵的文献资料。
从耕读之家的顽皮小童,到南征北战踏上漫漫征程,从军阀混战到抗日战争,从大陆狼狈败退到在台湾的惨淡经营,纵观陈诚一生,爱国、忠蒋是其*贴切的写照。本书以真实史料为依据,力图以生动、翔实的语言记述陈诚极富传奇的一生,以飨读者。
1916年冬天,蔡元培踏着风雪,走进北京大学,把爱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爱国的理念带进北大,更把教育救国的理念写进历史。 本书将蔡元培关于教育、关于爱国的说,与梁漱溟、顾颉刚等著名人士对他人生点滴、教育理念的忆相结合,既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蔡元培开创的教育宏业,也从日常小事上展现他的不凡人生、卓越品行。
刘鸿生(18881956),我国著名的爱国实业家。他出身平民,早年丧父,以经销英商开滦公司的煤炭起家,但始终抱着实业救国的强烈愿望。*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先后创办了火柴、水泥、煤球、搪瓷、毛纺织、煤矿、码头、仓库等企业,成为中外闻名的煤炭大王火柴大王和水泥大王,倾力打造了近代中国*个托拉斯帝国。他的创业经历,诠释了一段
本书作者布兰德是与李鸿章同时代的英国作家、记者,在中国生活了40多年,曾在海关、上海租界议会担任要职,对中国政情十分熟悉。他一直关注着李鸿章,于1900年作为《泰晤士报》的记者对其进行深度采访,为李鸿章的智慧、刚毅所吸引,决定为他立传。布兰德历时17年,专访朝廷要员及李鸿章家人,查阅李鸿章的奏稿、书信以及欧洲观察家和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