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天钢笔字速成练习法(楷书最新版)》于1990年问世后,深受全国书法爱好者的喜爱,被誉为书法教育领域里的一场革命,成为学习硬笔书法的首选范本,甚至招致投机者的种种效仿。今天,我们将《99天钢笔字速成练习法(楷书最新版)》做了部分修改,使之更加完善,相信会给广大的硬笔书法爱好者带来更大的帮助。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
印章,其起源要上溯至殷周际,到北宋米蒂开始,文人自篆自刻,印章成为一门艺术。本书结合印章图例三百三十八颗,介绍印章的产生发展变迁,及几千年历史中著名的印学派别、印学名家、及印学名作。对印章、篆刻、艺术史爱好者有很大的帮助。
篆刻相關文獻與印存圖錄的數位化以及資料庫應用,為〈篆刻網〉創站動機也是站長持續不間斷的興趣職志,除站長外,研究所同學和學弟、學妹也有部分投入此項工作。講求效率的現代,從網路上查找資料已逐漸成為一般人的習慣,目前網路上並沒有印論的資料可供查詢與應用,但「印論」在印學研究與篆刻學習與創作上是相當重要的,故萌生建立資料的構想
回宫格用“内宫”和“外宫”把汉字分作两个块面来记忆,这两个块面的意义远远超过了笔画定位的作用。它向学习者展示的是汉字“内紧外松”“内密外疏”“内实外虚”的结体规律,教师用回宫格向学生讲授的不只是哪一笔定位在哪条线或哪个面上。而是哪种字形的字应该怎样写它的结构才能紧凑。美观。因此,回宫格教学法,不仅教学生学会写字,更重要
本书介绍了秦李斯的峄山碑,并对该碑的基本笔画、偏旁部首以及间架结构以图示的方法进行了讲解分析,全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中读者可对“秦李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是学习小篆的极佳教材。
龚晴皋书法创作最旺盛的时期为1810年至1830年,是书法理论家阮元提出“南北书派论”和“北碑南帖论”的时期。龚晴皋正是这北风南渡转换关口的一位重要的书家。他勇敢地实践傅山的“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的“四毋”主张,引导人们把书法推向遒劲硬朗、任性恣情的艺术境界。最能代表晴皋书风的是他的大字行书
好太王碑岿然矗立在祖国东北吉林省集安市郊区的大碑村,是我国现存*的石碑之一。公元前37年,生活在西汉玄菟郡境今鸭绿江中游和浑江流域的高句丽人,建立了高句丽王朝。这个政权历时705年,传28代王,当公元3年至427年间,曾以今吉林省集安市为都城,在这一带留下大量文物遗存。好太王碑即是其中弥足珍贵的重要遗迹。好太王是高句丽
本字典依据当代篆刻十家出版的个人篆刻集和发表过的印拓编制而成,共约7000方,收录单字2080字,重文19000字。
毛笔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近年来又出现了实用性很强的硬笔书法艺术。学会正确地使用毛笔和硬笔,熟练地写出规范、工整、美观的汉字,不仅可以满足人们书面文化交流的需要,而且可以促使我们热爱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在持之以恒的书法练习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磨炼意志。为了配合大中专技校书法课程教
一、《众楷字编》是中国历代著名书家楷书字体含历朝墓志、造像题记的汇编,供书法研究工作者、古文物研究工作者、文字改革工作者以及广大书法爱好者参考。二、本编选自汉以来历代二百八十六位书法家作品和已出土的墓志、造像题记等,计一千八百二十五件,均按原迹剪帖缩印,以保原貌。三、本编按新《辞海》部首检字法编排。共收单字六千五百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