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编松江现代名人施蛰存、赵家璧、朱雯、罗洪四人的文章,包括小说21篇,记人纪事纪行序书之作30余篇,凡54篇,均为上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作品。 这四位名人,都不满20岁时即由文学创作起步,迅速成为知名的作家或编辑。他们年纪相仿,关系甚笃,朱雯、罗洪更是伉俪情深,在二三十年代走出松江古城,历经一样的时局动荡、战火
本书收录雷平阳、残雪、哲贵、王威廉、徐兴正、渡澜等作家原创作品,以及翻译家高兴所译的罗马尼亚作家贝德罗斯·霍拉桑捷安的作品,包括小说、散文、诗歌、非虚构作品等类别。作家原创作品在传统文化、乡村自然写作等题材下,以南方观念为表达和主要呈现特点,如哲贵的《祭祀》、徐兴正的《茶山系列·布朗山》等。
本书是鲍思陶先生遗稿,共分为三类内容:第一类为学术研究,也是本书的主体内容。这一类书稿,除《中国古典诗歌创作论》之外,多由教学讲义整理而成。第二类为古籍整理,以五种《酒经》为主体。第三类为学术类、文学类等文章,多已发表。本书基本代表了鲍思陶的学术思想及成果,尤其是学术研究,涵盖了古代语言学、文献学、天文学以及诗学等领域
《太史升庵全集》简称《升庵全集》,为明杨慎(1488—1559)撰,共计八十一卷。凡赋一卷,序、记等四卷,书一卷,碑铭、墓志铭、祭文等三卷,题跋一卷,赞、传等一卷,诗二十五卷,词三卷,六言诗一卷,杂著四十一卷,均为考订之文。另有目录一卷,卷首有二序、升庵先生年谱。书末有郑旻、蔡汝贤二跋。《四库总目》云:“慎以博洽冠一时
崂山,历来为文人墨客所推崇,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该书即为名家作品集。书中名家们独具慧眼,独运匠心,以他们炉火纯青的文字艺术,再现了崂山悠久的历史积淀、丰富的文化蕴藏、厚生的民风民俗、古朴的生活方式。他们眼中、笔下的风光,饱含了非同一般的气韵与性情,这些精妙优美的文学佳构反过来丰富了青岛与崂山的文化积淀,不仅为广大读者带
本书以互文和断代史的方法研究鲁迅特定年代的五种著作、译文、日记、书信和编辑方法,力图从中发现鲁迅心声的草蛇灰线,特别是鲁迅心声的主体困境和突围这三部分;从观点和价值方面来说,我相信,鲁迅心声研究不仅能够打通鲁迅研究的多个侧面,为“两个鲁迅”“多维鲁迅”等说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还能更新鲁迅文学的经典性诠释,为现实服务,比
本书内容包括:亚运让西湖锦上添花、杭州亚运,有你也有我、和亚运会有关的记忆、两个十年、杭州亚运与宋韵文化并蒂莲花般绽放、我的亚运我的城、延续冬奥的荣耀、潮涌春天,畅想亚运、西湖区的亚运元素等。
该书是一部诗词楹联集。这是鲁山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编纂的“鲁山优秀文艺成果丛书”的组成部分。河南鲁山是西周初年周公初封地,史称西鲁。鲁山古典诗词文化创作氛围浓厚,活跃着一批优秀诗词楹联作者。本书辑录鲁山诗词楹联作者数十人近年来创作的优秀诗词楹联作品千余首,是一部优秀文艺创作成果。这些诗词楹联作品,歌颂鲁山新时代经济社会发
永和镇地处晋江市中部,曾经享誉“中国石材之乡”称号。目前正在加快产业转型,改造生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晋江中部中心门户、高铁新区城市窗口”。《晋江永和美》是一部采风文集,有散文、纪实文学、诗歌等体裁,分为“镇村走读”“观山问美”“乡间寻韵”“一地诗意”“故里流芳”5辑。所收录的作品多为文史学者、作家深入永和镇村调
本书系统地对1990年至2019年期间在思想或艺术上有一定代表性的文学作品进行整理,选编成集;对这一时期贵州文学的发展脉象、理论主张、各种体裁的创作,或作历史的回顾,或为理论的阐述,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较为详尽地介绍该时期贵州文学的发展状况,探求新时期、新形势下贵州文学的自身特点和潜在优势,全面、系统地展示贵州文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