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我心中的远,有空间,有时间。从闹市回归大自然,移动的是空间。从现代回到古代,跨越的是时间。吟唱着古体诗歌,我经常去桃花源和陶翁采菊望南山,到竹林中与七贤饮酒畅清谈,上月宫上同苏轼把酒问青天,游荷花淀随清照惊鸥鹭一片。古体诗,可以歌,可以咏,可以把玩。本书共收集作者创作古体诗词200首。
本书共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创作的90首诗歌。书稿主要包括感怀、咏事、赠友人等,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发展变化的赞美和世事变迁的感慨。作者强调写作是语言和心灵的历险,其作品跌宕奇险,蕴含着罕见的勇毅和非凡的洞察力。
本诗集收录了殷龙龙笔耕不辍三十余年的精华之作。这是一位身患脑瘫症、行动不便的民间诗人,在社会的最底层生活和写诗,执着于文字之美。诗作既有自我叙述、内心观照,对生命的思考,对亲情与友情的歌颂,亦从更高的视角俯瞰现实世界,关注人间百态、书写各色小人物的喜怒哀乐。
《藏地短札》是诗人陈劲松的一部散文诗集。按照关注对象的不同,诗集分为“高原物语”“遥寄故乡”“低语”“纸上风景”“镜像”四部分。作者生活在西部,青藏高原是许多诗人歌唱过的一片神奇的土地,而在作者的诗行里,它又呈现了别具一格的独特风貌。在高原广袤的背景下,作者着意吟诵的,是生命,是一花一世界的情怀。专注于细部的刻画、典型
《纳兰性德全集》以康熙三十年刊刻的纳兰性德的文集《通志堂集》为基准,另有补遗。本书《纳兰词·人生若只如初见》收录了纳兰性德具有代表性的词作,并由专家对其做了精心注释,版式精美,是纳兰迷值得珍藏的精品。
诗经/中华国学经典全民阅读书库
本书收录了纳兰性德具有代表性的词作,都是对纳兰性德情感的真实写照,并附有注释、赏析等栏目,从多角度将作品的主题思想、创作背景以及所蕴含的意境、情感全面地展示出来。同时,同词情词境相契合的人物画像、山水景物,以及情景图等,通过多种视觉要素的有机结合,达到“词中有画,画中有词”的艺术境界。
本书作者林凯旋遍访茶山,一种茶一首诗,创作了百首茶诗。作者将自己对于不同品种的茶的细腻感受以及对于茶道的理解融入到诗歌当中,呈现中国诗歌目前的独特性情之美。这些茶诗已经超出了诗歌的意义,读者在品读的过程中,既可以增长关于茶的种植、制茶的知识,又能从其中了解不同茶的属性与品德。
纯净的百合,有没有盛开的两朵。为你,为我,其实,我们的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了。《在*适合的年纪彼此遇见》的作者高翔从事文学创作多年,写下了二百多篇诗歌,诗中作者文笔细腻,感情真挚,或托物言志,或直叙心意,表达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和无限的情怀。
厦门近现代文化名人苏警予和谢云声二人的三种诗集合编。包括:(1)苏警予、谢云声《随天付与庐?灵箫阁甲子杂诗合刊》,影印底本为厦门文化印书馆1926年刊印本;(2)苏警予《菲岛杂诗》,影印底本为菲律宾1940年刊印本;谢云声《海外集》,影印底本为新加坡彩虹彩印有限公司1967年刊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