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入“书圣”王羲之尺牍八种,分别为《姨母帖》、《初月贴》、《远宦帖》、《何如帖》、《奉橘贴》、《寒切帖》、《雨后帖》等。前七种为当代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的首肯唐摹本。
本书的上编由行书书体论、行书书体史和行书技法解说三部分内容组成。书体论对行书的名称进行了历史的考察,剖析了行书的含义、行书名称的发生、行书的别称,以及行书在书法艺术中的地位和意义。书体史以朝代为线索,从纵向上阐述了行书这一书体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分析了每个朝代行书的总体特征和形成这种特征的原因,介绍了历代行书名家名
《许士中书李叔同诗词歌集》包括了遇风愁不成寐、津门清明、日夕登轮、詠山茶花、和宁贞题南草堂原韻、夜泊墉沽、感時、示津中同人、西江月、舟泊燕台书赠蘋香、和冬青馆主题京瑶华画扇四绝等。
周剑初五体书法-廉正诗文
本书为艺术类工具书,是中国历代著名书家所写草体书法的单字字形汇编。本字典字形选自汉至近代近两百位书家的优秀作品,以传世碑帖、墨迹为主,前人编辑的《草韵辨体》、《草圣汇辨》、《草韵汇编》、《草字汇》,虽摹刻拙劣,但也有少量字形收录,以供读者参考。本字典编辑兼顾章草、今草、狂草三种书体,由于草书字形特点所限,未按书家年代顺
中国书学虽起自汉朝末年,但直至清末,一直鲜有人对书学作系统清理。本书体例严整,风格独特,自成体系,堪称清代最为重要的书法理论著作。在总结清代碑学成就的同时,指出长期在帖学统治下书坛的弊端,力图从南北朝碑刻中开辟出一条新路,给书坛带来一股清新之风。本书在国内一版再版,在日本仅康氏生前就以《六朝书道论》为名翻印六版,对晚近
历代刻帖自宋以下品目繁多,转相翻摹,纷杂纠缠,不可究诘。欲定一帖甲乙先后,寻根究源,翻检考索,往往穷年而无所得。故历代从事帖学者,概而浅者易得,详而尽者难求。今作者辑一查考法帖之著,择其常见而尤著者为之。斟酌再三,始得丛帖十二,单帖十八,并附历代伪刻单帖,及丛帖简目,名之曰《帖学举要》。列入者必详述之,未敢以虚浮之词塞
本书上篇为《毛笔楷书技法训练》,是经过精选和提炼的毛笔范字。下篇为《钢笔楷书技法训练》是集描红、临摹于一体的好字帖。
中国书法以笔、墨、纸等为主要工具材料,通过汉字书写,以特有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融入人们对自然、社会、生命的思考,从而表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人格精神与性情志趣。历经3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国书法已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性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