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区域化逐渐成为其主导趋势,全球范围内RTA似有泛滥之势。亚洲地区后来居上,近十年发展迅猛,而且全球绝大多数新的FTA均涉及到亚洲国家,东亚地区俨然成为大国间未来自由贸易协定竞争的焦点地区。2000年时,APEC成员经济体之间还只有东盟自由贸易区、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澳新紧密经济
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在人口、能源、环境等压力下,经济增速不断下降。2017年中国经济金融风险加剧,体现在投资增速过度下滑风险、房地产市场风险、债务风险、汇率风险等,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方法是供给侧改革,2017年将是中国供给侧改革深化之年。《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7:新常态下的增长动力及其转换》系统分析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年度发展报告项目《中国反贫困发展报告》的系列研究成果。本书理论研究和实证调研,总结我国定点扶贫的经验,寻求建构定点扶贫体制机制的对策,探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创新模式,为推进我国扶贫开发事业提供政策依据。本研究成果对于构建顺应时代要求,适合我国贫困现状的扶贫综合理论体系,推动扶贫开发研究的理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十三五”中国经济创新发展(第六届张培刚奖颁奖典礼暨2016中国经济发展论坛文集)》是张培刚奖颁奖典礼暨经济发展论坛文集系列中的一种,系第六届张培刚奖颁奖典礼暨2016中国经济发展论坛文集。主要是张培刚奖颁奖庆典嘉宾发言和论坛主题演讲的文集,张培刚奖作为国内重要的经济学术奖项,在国内已经有了重大
2016年10月21-22日,主题为从“16+1”到“一带一路”:合作·发展·共赢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第三届中国—中东欧论坛”,在上海大学成功举办。此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与上海大学联合主办,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上海大学上海合作组织公共外交研究院、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共同承办。来自中东欧11国以及
该报告紧紧围绕经济发展,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报告意在将沿线国家作为一个整体,从产业梯度分析、贸易依存度及互补性等视角,透视沿线国家的经济互补性和产能合作的可能性,探索“一带一路”实施的理论基础。报告的突出特点在于实时监测和记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各项数据信息,通过五通指数,对各国的投资规模、导向及
本书是对家中有特殊儿童的全面关注,将特殊教育包容进家庭的日常生活、父母的职业需求、社会的特别支持等等。
本书记录了2017年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现状和举措,以及其地位的提升。
本书作者多年致力于金融修道研究,希望国人在传统的金融分析领域,不但做到内存性,还能做到**性,**西方的金融领域,实现中国金融强国的愿景。
本书围绕“如何改善证券分析师的监管效率”这个重要问题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