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包括:建筑能源系统的主要形式及相关设备介绍,首先为读者构建一幅直观的设备组成与系统形式的印象画卷;仿真模拟领域的研究进展与最新成果介绍,重点介绍几种典型仿真工具的功能与使用方法;建筑能源系统及设备仿真的工作原理与性能,系统的介绍仿真模块所蕴含的科学技术原理;建筑能源系统的运行调适理论,使读者掌握最新的建筑能源系
本书以“构筑呈现”为主题,集中展现湖南省博物馆新馆一体化设计中的展陈设计思考。并以“策划”-“建筑”-“展陈”-“一体化”构成内容主线贯穿全篇,全面介绍与诠释湖南省博物馆新馆的一体化设计。“构筑呈现”四个字构成时间线索,贯穿起整本书的四个大组成部分:即构思与策划(构)、建筑设计(筑)、空间与展示设计(呈)、建成现状与学
本书反映了协会30年发展历程。从1992--2012年的前20年,由于在已出版的《中国建设教育协会20年发展历程》(中国建工出版社出版)中,有过详尽介绍,本书在内容简缩的基础上,做了新的提炼和概括。从2012--2022年,突出体现近1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协会的新作为、
本书着力体现上海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的旧区改造之路。在城市发展中,坚决响应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以及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关于“长三角区域城市开发建设早城市开发建设早、旧城区多,改造任务很重,这件
本书以以徽州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开展传统村落复杂性认知与空间适应演进研究。分析了徽州自然山水、徽州文化、村落空间“生态-文态-形态”,梳理了徽州传统村落的演变过程及其发展逻辑;引入CAS理论,研究了传统村落的复杂适应性特征;融合城乡规划学、地理学等多学科方法,建构了“可感知、能学习、自适应”集成模型,揭示了传统村落自适
本书是马岩松近14年的代表建筑作品集。书中包含了28件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作品,200余幅清晰实景照片、珍贵建筑图纸、三维可视化图,让我们可以透过作品深入了解马岩松的的建筑世界,了解马岩松的建筑与自然、空间的关系。书中的建筑作品除了知名的梦露大厦、哈尔滨大剧院,还囊括威尔夏8600号、UNIC等MAD的新近建筑作品,通过分
本书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消能减震的相关基本概念,解释了消能减震技术何以能够保护结构原理地震等振动灾害,阐明消能减震技术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对“阻尼”这一核心概念进行了初步介绍。第二部分是各种消能减震装置的介绍,包括消能减震装置的分类,各种消能减震装置的构成和耗能机理等。在此基础上从力和能量的角度出发
本书编者用清晰的架构、尽量通俗的语言、丰富的图片信息,阐述了结构抗震试验技术的相关知识,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为主线,向读者论述了该领域关键技术的概念和应用。编者自创卡通人物“小试”,以“小试”讲述他的试验技术家族的口吻展开本书内容,书中多处出现卡通漫画,使得本身严肃乏味的专业书籍,增添了轻松活泼的要素,让读者不
本书围绕川西少数民族建筑展开论述,先从川西地区的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文化谈起,随后以川西地区的藏族、羌族、彝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为代表,论述川西地区少数民族建筑的独特性与多元性,探讨其种类多样的建筑装饰、独特的营造技艺,挖掘其中蕴含的朴素而深广的建筑哲理。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工程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地质作用以及岩土工程中的勘探与施工技术、水文地质勘察方法等内容。本书通俗易懂、兼具理论性和实用性,体现岩土工程勘察与施工的实践性、技术性,注重引用规范和规程,力求反映勘察施工技术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