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2册,包括:《药材和饮片卷》《基原植物卷》。
本书将以《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的经方为基础,从经方的组成意义、配伍规律、君臣佐使的剂量、炮制品的使用、煎服法等考究经方使用的精准性。最大特色的从精准用药的角度考究经方。本书是徐志尧老师在多年医院药学及中药临床药学实践、教研中领悟到的组方用药规律的应用技巧总结,他在教研中同时融入中医辨证思维,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使带教
本书以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的以植物为基原的药材为纲,呈现了540种植物药的来源、基原植物的DNA条形码序列和形态特征,以及基原植物易混淆品种,正本清源。精选基原植物和易混淆品种的代表性特征图片呈现典型鉴别特征,并进行标引,同时利用植物检索表提示物种间的鉴别特征。
本书根据自然界植物、动物进行分类,收录植物类中草药为主;植物类中草药按低等植物、高等植物进行分类收录,并结合开化当地生态分布按科属进行编录,共收录中草药1000余种,均按正名、别名、来源、采收加工、生长习性、分布及资源、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编写。其中,“分布及资源”所述之地名,如音坑、村头、马金、长
陶弘景以附经为说的方式整理魏晋以来流传的《本草经》传本,编成载药730种的《本草经集注》,该书采用朱墨分书合本子注的形式,使《本草经》原文与名医添附的内容判然有别。唐代显庆年间官修本草,即以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为蓝本,拓展成《新修本草》,宋代开宝、嘉祐官修,皆沿用唐代传统,所以《本草经集注》的主体部分通过《证类本草》得
本书由南京黄煌经方医学研究中心发起并经《经方》编辑室审订,为黄宫绣中医药康养论坛暨经方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精选而成。编设特邀讲座宫绣求真临床探讨理论探索等4个专题,所选文章具有简洁明快、质朴客观的特点。特邀讲座介绍了我国经方传承的历史现状与前景;宫绣求真讲述了我国现代多位中医大家的理论及临床经验成果;临床探讨为经方医案集锦
本书是对川产道地药材炮制技术与临床运用的系统总结。全书分为总论与各论两部分,总论对道地药材的形成与认知、产地加工、中药炮制目的与传统制药原则、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和川派炮制特色作了介绍。各论在《四川省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公布的86味四川省道地药材的基础上,结合发酵、发芽、干馏等特色炮制技艺,收载1
本书分为六章,第一章为黄精概述,介绍了黄精的本草典籍考证、种类、分布和栽培;第二章为黄精传奇,详细介绍了黄精古籍经方以及动人传说,还摘录了部分诗词;第三章介绍了黄精的现代研究,主要从药效成分、主要生物活性以及药理活性;第四章介绍了黄精的研究与开发、炮制与加工等;第五章介绍了黄精预防阿尔茨海默症和大健康产品开发;第六章介
本书由21篇相对独立的文章组成,为整理李军茹主任医师临证最常见病症及遣方用药而成,内容涵盖内科多个系统的疾病。该书主要从“以方论治”、“以病论治”、“以经典论治”三个方面入手,并结合中医三因学说,对每个方剂、每个疾病及对经典的理解进行阐述,精选临床具有代表性的医案进行分析,将“理、法、方、药”临床辨治思维方法清晰地呈现
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经方医论,第二部分为经方医病,第三部分为经方医话。本书经方医论部分论述六经辨证体系特点、表证辨治、经方医学痰、饮、湿、瘀的辨识与治疗,痰饮水湿与少阳病的关系,微饮与慢性咳嗽等。经方医病主要论述经方治疗感冒、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间质性肺病等。经方医话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