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外语类专业国标编写而成,旨在帮助英语类专业毕业生掌握从事外交外事活动所需的礼仪知识,提高其跨文化交流的洞察力和外交素养。教师用书配套背景拓展讲解、练习答案、使用建议等。
本书紧紧围绕疫情背景下的世界格局与中国角色,汇集了20余位中国学者关于“全球化的变与不变”“世界格局的调整与重塑”“世纪大考下的此消与彼长”“崛起中国的角色与担当”四个命题的观察与洞见。
人类命运共同体固然涉及诸多领域、诸多方面,但最为核心的问题还是人类的生存发展、人类的命运,其他所有问题都是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的。本书的核心论题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人的发展”,主要是从人学角度关注新时代和百年大变局时空格局下人类的生存境遇,深入分析“
本书由四川外国语大学与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共同成立的重庆国际战略研究院组织四川外国语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俄语国家研究所、法语国家研究所、日本研究所、德语系和国际关系学院的学者编写完成。本书主要分为十一个章节,选取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具有代表性的10个国家,以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领事与侨务工作经验。?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对外开放的前沿窗口,是参与全球化的先锋力量,北京作为中国超大型城市,正努力打造国际交往活跃、国际化服务完善、国际影响力凸显的国际交往中心。《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发展报告(2020)》是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外国问题研究所主编的年度发展报告,内容力求思考与回应北京城市国际化前沿热点与焦点问题,把脉北京国际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是联合国成立75周年,是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30周年。30年来,中国军队认真践行《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先后参加2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官兵4万人次,忠诚履行使命,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30年(32开
中国与东非共同体成员国友好合作-(英文版)
《“一五”计划时期中苏工业合作史实研究(吉林卷)》一书描述了中苏(俄罗斯)两国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在20世纪密切合作的史实。该书在历史文献、事件亲历者回忆录的基础上,通过对中俄文相关的历史书籍和报刊资料的充分研究,向广大读者呈现了中国东北地区解放之初乃至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之后,苏联在经济、军事政治、
云大地区研究每年出版两期,此为第3期。本书在当前全球化、地区化、跨学科的背景下,主要突出国际问题学科定位,使地区研究成为联结国别和全球问题研究的重要层面和节点,地域无问东西南北,理论和方法兼收并蓄,以“新地区研究”引领地区研究风气之先。本书依托云南大学特色鲜明的中国西南面向的地区和国别研究力量,同时这一研究面向的东南亚
本书以编年体大事记方式,从历史的角度记述了70年来中欧关系的发展演变历程,涉及欧洲众多国家,兼顾欧盟有关各个区域组织,内容涵盖中欧关系中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及科技等各个方面;便于人们梳理中国与欧洲国家关系发展的脉络,认识中国与欧洲关系发展的曲折历程,进而归纳总结中欧关系发展的重要历史规律,以便把脉未来相关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