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选题以馆内工作人员对五邑历史及近现代文化深入研究后所发表的研究成果为核心,主要内容是白沙文化研究、馆藏文物研究,反映了江门五邑地区文化的厚重与悠久,提高了江门市博物馆工作人员研究文物的积极性及研究能力。本选题的内容选取与编写均切合标题,中心思想突出,逻辑条理分明,篇章设置得当。在内容取材方面,本书也能做到紧扣主题,以
《潮州密码》立足潮州的历史、文化、风情等,并适度结合当下热点,对潮州文化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在掌握大量史实的基础上,进行具有“南方角度”的“深加工”,独具“南方视野”,是“媒体著史”的一次重要尝试,也为大众提供了解潮州文化重要载体和窗口。“南方角度”的“深加工”是《潮州密码》的价值所在。《潮州密码》试图在潮州文化热度背后
本书围绕“政治军事”“思想科学”“经学史学”“文学文艺”“书画篆刻”等五大主题追寻湖州历史先贤。在二十五史当中遴选50位与湖州相关的思想家与科学家(包括湖州籍以及在湖州工作生活过的重要历史人物)进行重点描写,其他人物则配以小传。
本书客观记述石塘村的自然禀赋、风物嘉华、历史积蕴、乡情民俗和时代风貌。本志以设大事记、村情概览、乡村建设、古村风貌、特产美食、村落文化、名村名人等篇目,虽横陈百业而摄其精萃,纵览千年沧桑却留其风华,既通贯古今又紧扣个性。
本选题包括向象雄走去、从象雄走来、说不尽的古格、古道话沧桑、走在探寻路上等四个章节,分别从古象雄的地域范围、古象雄的考古遗迹、古象雄的历史、大唐—吐蕃—天竺的通道、象雄的文明载体等角度刻画了象雄的历史发展脉络,并追根溯源,复原了象雄文明在阿里发源和流布于广大周围地区的情景,突出了象雄作为丝路文明的中转站的意义,描绘了丝
索朗旺杰老师撰写的《雅江流域早期文明及其遗迹考察——以扎、堆、雄三地为例》是作者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实地调查和挖掘相关文献资料,主要分析了和论述了山南市境内的扎、堆、雄三地的早期文化。文章首先论述扎、堆、雄三个地名的由来及其民间信仰。其次,利用相关石碑、墓葬等实物研究扎、堆、雄三地哲学观发展史。最后,阐述了扎、
石达顿珠所著的《跨学科视域下的雅隆文化研究》以文学人类学为研究视角,以西藏山南市乃东区为研究范围,从“雅隆”历史地名词源考究、地理文化区域界定为入手,以藏汉文献资料为基础,运用人类学研究方法,力求历史地名考证、山神信仰解读、文学名著分析、文化遗迹考察、民间歌舞挖掘和法律文化阐释,多层面、多维度展示雅隆文明的整体面貌、区
本书共分六个章节:《长江文化的内涵和历史演进》《保护传承发展长江文化的时代要求与地方实践案例》《重点省市保护传承发展长江文化的重点举措》《2022-2023年度长江文化研究情况分析》《2022-2023年度长江文化传播情况分析》《新发展阶段保护传承发展长江文化的路径思考》,从数据可视化角度分析2022-2023年度长江
本书主要刊载关于广州乃至广东的历史文献的搜集与整理、岭南历史文化研究的学术文章,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教育、哲学、文学、历史、文献等学术领域。本书共收录文章18篇,分为“西方人视野中的广州”“海上丝绸之路与西学东渐”“地方社会与文化”“文献研究与发现”“民国文献编纂探讨”五个栏目。
指导阅读昆山地方历代县志的通俗读物。本书从昆山现存的15种山水园林旧志、11种历代人物志中选出10种,聘请国内方志专家、历史学者分别进行解读。专家学者的导读文章,以深入浅出的文字,对各部志书的体例和内容做精到的介绍,对其成就与价值作出公允评价,便于读者阅读与使用这些志书。同时,导读文章还对各志书的来龙去脉进行了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