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如·次朗大师杂文集》——本书收集了措如·次朗大师杂文作品,内容涵盖藏族文化的各个方面,其中不乏作者自己独到的见解。
散文集《来日方长》包含《醉时光》《长岁月》《小幸福》《恰遇见》四辑。作者从熟悉的生活中捕捉那些瞬间的美好,由文字来演绎。那些鲜活的记忆,出现在文字里,汇成了斑斓的生活。作者通过深情的笔触,表达了他对人世间的看法。斗转星移、物是人非、生老病死、阴晴圆缺,原本就是常态,无需哀伤或惆怅。生活中相爱过的人、相谈过的人、相交过的
《误读全书》是一部短篇文学作品集,它试图创造一种新的表达形式,虚构了从毕达哥拉斯到库尔图哥德尔等数十位数学家、哲学家、科学家和艺术家的故事片段。其文本尽量达成一种自我指涉的结构,由故事主体的某一重要思考,引导故事所呈现的情节与语言:从莱布尼茨的逻辑语言构想映射到虚构的独角兽的鸣叫,从康托尔的一一对应法则映射到对完全而准
本书是开明书店1943年版《伦敦杂记》的复刻版。朱自清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在写出《欧游杂记》后,觉得住在英国伦敦的7个月很有意思,因此另写了这本《伦敦杂记》。包含自序、三家书店、文人宅、博物院、公园、加尔东尼市场、吃的、乞丐、圣诞节、房东太太10篇游记散文。
本书是北新书局1937年版《落叶》的复刻版,收录徐志摩《落叶》《青年运动》《话》《政治生活与王家三阿嫂》《守旧与“玩”旧》《列宁忌日——谈革命》《论自杀》《海滩上种花》等8篇文章。
《那年月那地方》是一部散文集,作者用13篇散文重现了烙刻在记忆深处的知青生活。作者回忆了自己离开父母,在艰苦的环境下迅速成长成熟的故事。插队经历锻炼了一代人吃苦耐劳、不畏困难的意志品质。从苦涩的日子走来,正直、善良、忘我、勤奋的品质不仅铸成一代知青的性格,而且带给了他们持续的成长。
本书是开明书店1935年初版《平屋杂文》的复刻版,该书是夏丏尊收集自己所写一部分文字的一本小集子。其中有评论、小说、随笔。作者认为这些“文字正配叫杂文,所以就定了这个书名”——“平屋杂文”,取“混合、掺揉”之意。
本书是新月书店1928年初版《自剖》的复刻版,是徐志摩的散文集。全书分为三辑,分别为“自剖辑第一”(包括散文《自剖》《再剖》《求医》《想飞》《迎上前去》《北戴河海滨幻想》),“哀思辑第二”(包括散文《我的祖母之死》《悼沈叔薇》《我的彼得》《伤双括老人》《吊刘叔和》),“游俄辑第三”(包括散文《开篇》《自愿的充军》《离京
本书是北新书局1930年初版《春醪集》的复刻版,收录梁遇春的《演讲》《寄给一个失恋人的信》《醉中梦话》《醉中梦话(二)》《谈流浪汉》等13篇文章并序。
本书是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你我》的复刻版。《你我》是朱自清自编文集,共收录作者1924年8月起至1934年秋所作的29篇文章,分甲、乙两辑,甲辑是随笔,共12篇;乙辑为书评序跋集,按写作先后为序,共17篇。在自序中,作者解释题目说:“用《你我》做书名,没有什么了不得的理由;至多只是因为这是近年来所写较长的一篇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