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种质资源”和“科学研究”两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白叶莓、插田泡、川莓、粗叶悬钩子、大红泡、大乌泡、盾叶莓、梵净山悬钩子、光滑高粱泡、寒莓、红泡刺藤、红腺悬钩子、湖南悬钩子、黄脉莓、黄泡、灰白毛莓、鸡爪茶、角裂悬钩子、空心泡等。
我们的地球是一颗蓝色的行星,而这颗行星上充满了各种奇妙的生物。世界上的花是什么?世界上的树木是什么?世界上种类多的花是什么?世界上长寿的树是什么?没有光合作用的夜晚,植物也是在睡觉吗?绣球为什么是圆的?……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一问一答的形式结合大量图示,讲解不可思议的植物世界。全书主要分
本书介绍了我国水生植物的栽培简史、繁殖方法等,论述了每种水生植物的形态特征、生境、分布、繁殖与栽培、观赏及主要用途、种的比较等。收录的植物包括:蕨类植物(水韭科、木贼科、苹科等);裸子植物(杉科);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三白草科、荨麻科、苋科等);被子植物-单子叶植物(香蒲科、露兜树科、眼子菜科等)。
《西藏常见植物图谱(草本篇)》主要收集西藏草地、林地常见植物381种,分属于3个植物门、55科。该书中主要科及种的数量为:里白科1种,球子蕨科1种,石松科1种,鳞毛蕨科2种,麻黄科1种,三白草科1种,荨麻科7种,蓼科28种,藜科7种,商陆科1种,石竹科10种,毛茛科24种,小檗科2种,罂粟科10种,十字花科9种,茅膏菜
《螺旋藻生物技术手册》综合、系统地对螺旋藻开发利用的生物技术做了介绍,内容包括:螺旋藻生物学特性、原种保持与扩大培养、大生物量生产培养制式、培养基营养成分配制、提高生物产率与产量的各种技术因子的调控、采收和干燥加工技术、化学营养成分和蛋白质质量评价、产品的营养学与毒理学研究,以及螺旋藻作为健康食品和医药化学品等原料开发
《吉布提常见植物》系统介绍了非洲吉布提共和国的植物。内容包括:吉布提自然概况,吉布提自然景观,吉布提120种常见植物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境与习性、繁殖及栽培管理和应用范围,以及吉布提植物名录。《吉布提常见植物》由中国、吉布提和埃塞俄比亚植物学工作者合作完成,以中英文的形式编写,《吉布提常见植物》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西太平洋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西太平洋浮游植物物种多样性》收集整理了西太平洋浮游植物共计380属3134种,并根据国际上的研究成果归类,其主要分属于原核生物域和真核生物域的4界9门。《西太平洋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西太平洋浮游植物物种多样性》主要包括物种编目和图版两部分。各个物种含中文名、学名、定名人、定名时间,对其主要的种
本卷记载了我国被毛孢属等束梗孢类真菌8属67种以及它们的有性型,提供了详细的形态描述、图解、培养性状及利用价值等相关信息及其在人民生活及国民经济中的应用前景。对未观察的一些种,提供了相关的参考文献并扼要介绍。
《滇东南大型真菌彩色图鉴》分为总论和各论两个部分。在总论中主要介绍了关于大型真菌的形态学术语和《滇东南大型真菌彩色图鉴》使用说明,以及滇东南大型真菌的研究方法、物种组成及多样性分析、物种资源评价。在各论中,详细介绍了分布于滇东南地区的306种大型真菌的中文名、学名、分类地位、主要形态特征等,书末还附有主要的参考文献。《
《国际藻类、菌物和植物命名法规》(简称《法规》)是藻类学家、菌物学家和植物学家在命名藻类、菌物和植物时必须遵循的规则。本版《法规》(即《深圳法规》)是由2017年7月在中国深圳召开的第十九届国际植物学大会修订的。《法规》分为原则、规则和辅则、管理《法规》的规程等三部分。部分介绍了命名的基本原则;第二部分介绍了命名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