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冯骥才自1982年至今40年来的散文精粹60余篇,共分五个篇章。以时间为序,展现了冯骥才丰富的生活经历和艺术感悟,以及淡然、随性自在的人生哲学。细腻、透彻的散文,带读者体味人间烟火的万般滋味。哲思、真我、回归,带领读者发现人生、世界和艺术的本真。
本书是当代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吉奥乔·阿甘本一本引人入胜的晚年随想录。阿甘本分享了他晚年的观察和他对当下生活的思考。与作者迄今为止出版的任何一本书都不同,本书的最后部分如同作者为自己的遗嘱做了笔记,但最终意识到自己其实并没有继承人。人的生命转瞬即逝,光景所剩无几,正如本书的标题所示,作为一位敏感、深刻的哲学家,他能看到、
本书是邹宗森同志的一部散文随笔集。在2001年至2004年援藏的三年期间,邹宗森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了大量散文作品,很多作品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深受读者喜爱。这部作品集以饱含深情的文笔,优美的语言,书写祖国秀美河山,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工作,阳光而又温暖的家国情怀。该文集收录的是作者2001年至2004年时期所写的作品。
该作收录了中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诗人金波的散文名篇,包括《一起长大的玩具》《根鸟》《夏天的三种快乐》《曼曼钓鱼》《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等九篇。他的这些散文作品,无不展现着诗的品质,洋溢着诗的激情,渲染着诗的意境。金波文字的突出特征是优雅、纯净、唯美、抒情,充满爱,充满情感和博大的悲悯情怀。该版本由之前的16开调整为24开
《仙鹤舞翩跹——大庄古镇散记》以纪实散文的笔调,记述和抒写楚雄州双柏县大庄古镇的地貌和历史文化,苏氏家族的耕读文化、田园文化,古镇的建筑和习俗文化、美食文化、言语文化、景观文化、医药文化,并在这些文化的基础上,发散和渲泻作者个人的真情实感,导引读者共同品味大庄古镇的乡土文化的价值内蕴。通过该书的写作,向外推介大庄古镇的
文学作品,散文集,收录德昂族女作家艾傈木诺(唐洁)散文作品22篇。作品讲述云南省各个州、市德昂族的风土人情。记述云南省临沧市、保山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德昂族生活区域的行政所属、地理环境、文化源脉、民族交往、经济生产和现代风貌。作者以田野纪实方法介绍云南省各州、市德昂族的历史文化、生产生活和民族交融状况,反映了德昂在中
书稿紧紧围绕哀牢山主峰脚下,新平地段的人文地理、江河风貌、生态自然,倾情书写,为读者揭开神秘哀牢山的秘境面纱。作者聚焦故乡新平、嘎洒、哀牢山,抒发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书稿描写了红河途经戛洒小镇沙滩时的生动画面,静静的河流,发怒的河流,热闹的汤锅市场,火红的凤凰花等等,作者写的哀牢山,既是真实的哀牢山,又是艺术的哀牢山。
该书稿是一部文化散文专集,汇集了近6年作者辛勤耕耘的作品,通过24篇文化散文,如《最后的古纳西王国》《吴树湾的灯火》《俄亚六章》《三江口纪事》《星星从塔城升起》《年味里的摩梭家园》等深情表达了作者行走在云南迪庆、丽江,四川木里这片滇川区域纳西族聚居区的山川、文化的热爱和感叹,对有关文化遗产保护的知识、理论、意义有更深的
本书是云南省政协文史资料编辑工程的成果之一,是首本面向广大普通读者,全面、精练地自古代至近代云南对联文学丰富成果和内涵的通俗读物。精选自明代起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由云南籍人士及旅居云南的外省人士创作的300余副对联佳作,以创作时间排序,校勘其文字,简介其作者,注释其中重点词句,精要点评和赏析其文字和内涵,展现“滇人
本书是一部以照片为切入点,讲述影像背后的故事的散文集。内容有达拉特旗的历史人物、革命先辈、普通百姓,以人物故事,反映社会发展、城乡巨变、世间温情等。书中还有一百余幅拍摄于达拉特旗的摄影作品,主要展示达拉特旗的自然风貌、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