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对东南大学建校120周年的献礼和学校开展人文教育的成果,基于东南大学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工作20余年来的深厚基础,经过精挑细选,收录了曾在东南大学人文讲坛上演讲的费孝通、金耀基、许倬云、叶嘉莹、冯骥才、陈鼓应、余光中等名家大师的精彩演讲实录,内容分文化、教育、哲学、艺术、历史、人生、文学等部分。全书可读性强,又有相当
上海电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学”学科以上海工业和技术为依托,以技术变革推动下的上海特质为内核,探讨上海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特点及其发展规律,开展与技术相关的文化传承、生态变化、城市发展、工业兴衰等为内容的研究。在校内外学者的支持下,围绕“上海装备与上海制慧”“上海口述史研究”“上海社会变迁与城市精神”等主题,召
本书收录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济宁市推动“五大振兴”的实践探索与路径选择》《论共同信仰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简析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体系新发展》《“和为贵”理念助推济宁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等文章。
本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浙江省公共图书馆服务大提升行动方案》总体要求,立足绍兴,面向全国,坚持以学术性、研究性为主,兼顾知识性、资料性的办刊宗旨,主要发表图情工作及越地人文方面的研究成果,是绍兴地区图书情报和人文历史的重要展示窗口和交流平台。《树兰文丛》设图情论坛、学术研究、书苑风雅、越
本书分为专著、文录、五溪诗社诗词录等三部分,其中专著部分收录学术论文6篇、文录部分收录文章4篇、五溪诗社诗词录部分收录诗词98首。
本书分为“学缘漫忆”“文艺学研究”“古代文学文献学研究”“元明清文学研究”“现代文学研究”“汉语方言研究”“语言学研究”“文化传播学研究”“戏剧影视批评”等栏目,收录了《裸学与乐学——与王齐洲先生的师生缘》《事件·真诚·流变:托多洛夫对话批评的三重维度》《楚国政治神话中的华夏文化认同》等文章。
本书为科学史家陈方正教授的文集,主要包括作者关于文化、科学领域著作的序言、书评,以及在一些论坛上的讲稿和专题论文。文章或追昔往事,感怀旧人;或着眼中国传统文化,剖析中西古今之异;或触及科学的历史与前沿,畅想未来世界的各个领域。从王元化、饶宗颐、汤一介到杨振宁、狄拉克,从西方地理大发现到阿尔法围棋、人工智能、人文精神,作
《传统文化研究》(季刊),由袁行霈教授担任主编,李四龙教授担任常务副主编,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负责组织编辑委员会。2022年9月,《传统文化研究》申请获得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复,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10-1878/C,中文,季刊,大16开,公开发行,主管单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办单位为北京大学,出版单位为北京大学
本书作者阅读《管锥编》及相关著作,时有感触与遐想,陆续有所记,久之成帙。《管锥编》牵涉多种文化系统之多种典籍,范围广泛,其运用可含多种变化。《读解》阐发其部分材料,亦属变化之一。本书最早于2000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2005年又出版了增订本。本次出版修订本,作者删削了若干段落,核对了部分引文,使原书更臻完善。
湖北地处长江“龙腰”位置,是拥有长江岸线最长的省份。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长期致力于长江相关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2019年12月,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了第一届“长江学”学术研讨会,正式向学界发出了创建“长江学”的倡议。以此为契机,我们将“长江学”最新研究成果的专业性学术结集出版了《长江学研究》。本卷的主要内容是以长江流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