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关于《格斯尔》《江格尔》史诗研究的学术成果汇编。国内外学术界认为新疆伊犁是《江格尔》发源地之一,也是卫拉特《格斯尔》发源地之一。学者们结合“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思路,特别重视伊犁史诗的研究和挖掘。尤其是近几年以来,在伊犁多次召开“中国三大史诗”国际和国内级别的学术探讨会,把伊犁史诗推上了国际学术舞台。本书稿共收
《纳·赛音朝克图与其作品研究》是策·朝鲁门教授的一部新研究成果,内文由光辉一生、歌唱新时代、勇攀艺术高峰、播撒希望的种子等四个部分组成。文中对纳·赛音朝格图的文学创作和艺术造诣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记述了他对现代蒙古族文学的巨大贡献。文中详细介绍了他的文学天赋和丰富阅历以及在内蒙古文学史和文化事业上的卓越成就,并在创作艺
本文首先对科幻现实主义概念进行审视和分析,探索科幻现实主义的多重意涵,在此基础上分析科幻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特征,试图理解和总结科幻与现实之间交织的文本艺术。其次,从”科幻现实主义”对人类现实问题的思考探究新世纪科幻对人类现实社会问题的书写,分析了新世纪科幻在未来人类危机的想象中对全球性社会问题的审视,以及以强烈的民族精
俗文学,指与严肃文学相对而言,依托民间现实创作的通俗化﹑大众化,在民间具有较强传播性的以满足一般读者消遣娱乐为主要目的的文学作品,又称大众文学﹑通俗文学。郑振铎先生认为,俗文学产生于大众之中,为大众而写作,”表现着另一个社会、另一种人生、另一方面的中国”。郑振铎先生的这部著作共十四章,将从先秦至清末,中国历代极富生命力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阆苑里的一朵奇葩,它以奇崛的姿态、脱俗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代表了一代文学之胜,铸就了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辉煌。宋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最早的形式是隋时有音乐曲调之艺术特色的“曲子词”。后来,它的内涵不断得到充实,最终彻底跳出了歌舞艳情的窠臼,升华为一种能够体现时代精神的文学体裁,取得了与诗歌同等的地位。千百
本书包括《以网络文学创作繁荣发展新时代辽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嵌入、联结、驯化:基于可供性视角的网络文学媒介化转向考察》《中国网络文学创作中的原创性和著作权问题》等,作者包括国内长期从事网络文学研究的唐伟、房伟等重要学者。
如何在保留原著精髓和适应少儿读者的阅读需求之间取得平衡是《水浒传》少儿版改编的关键和难点所在。很多普及启蒙类版本过分强调幽默爆笑的情节叙述、愉悦轻松的阅读,往往删减改编过多,文字过于浅显俗白。在这种情况下,虽然阅读毫无阻碍,但也几乎找不到原著的味道和痕迹。在文化自信视阈下,此稿努力突破少不读水浒的文化自困,深入分析《水
纵观中国文学史,何时无诗,何时无江湖诗人?却只有南宋晚期江湖诗人的活动和创作最引人瞩目,被称为江湖诗派。此中原因,除了社会政治因素之外,商业文化的推动更为重要。本书主要从南宋临安书贾陈起的诗集刊刻活动入手,分析商业经营对江湖诗人活动、创作和诗集传播的影响。并通过相关史料的梳理,详细考证陈起刊刻的江湖诗人小集在明清时期的
本书已送四川省民宗委审读,没有发现违背党和国家民族宗教政策的内容。本书为古籍整理注释类图书。明代是宝卷的初创时期,产生了大量具有代表性的宝卷,如故事类宝卷和教义类宝卷。这些宝卷内容丰富,对后世宝卷的影响很大。本书选择故事类宝卷进行校注,有雪山宝卷(释迦牟尼修行故事)、香山宝卷(观世音修行故事)、三世修行黄氏宝卷(黄氏女
南宋山水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