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就是哲学史,就是一部充满争论、辩难和质疑的思想史,当代法国哲学尤其如此。因此,为了准确把握当代法国哲学的发展脉络,深刻理解这些作为一个个具体节点的思想公案就是一种非常有效但并不容易的路径。本书拟就当代法国哲学中以下或隐或显的争论和辩难做一些初步探索:拉康在精神分析学领域内对弗洛伊德无意识概念的推进,就凝视对萨特的批
本书从尼采最具代表性的几部著作中选取相对关键的文章,编辑整理成书。《悲剧的诞生》选译的篇章集中展现了尼采的美学思想,向我们展现了尼采如何以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分析悲剧的产生。还选取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一部,这一部分凸显了尼采的“超人”思想。《善恶的彼岸》是尼采的短篇集,该书从中选取最具代表性的段落,有助于读者一窥尼
本书是齐泽克亲自编选的论文集,全面地浓缩了齐泽克学术观念的诸多方面:包括哲学、科学、轶闻趣事、流行电影、通俗小说、古典歌剧、现代艺术、网络空间等话题,既有以黑格尔辩证法为取向的拉康精神分析理论,又有以德国观念论为核心的欧洲大陆哲学,还有以意识形态批判为鹄的的西方马克思主义。齐泽克对黑格尔所做的拉康式解读、对通俗文化的分
本书记录了马赛尔对人类处境的哲思,他原是观念论哲学家,在两次世界大战的世纪悲剧中,亲眼见证了真实而深刻的他人之苦,从此扬弃了我,走向了我们的哲学,从知识论过渡到存有论。马赛尔认为,死亡的真正问题不在死亡本身,而在亲人之死。死亡不能和爱的奥秘分开。我们与所爱的人有密切的关系,每一个人都是他所爱之人的集合体。每一个我本质上
本雅明的文字,无论置于哪个时代都历久弥新,而其身为哲学家、文学、艺术评论家、左派思想家和译者的多重身分,更让他的作品被各个领域奉为经典之一。本书为德语直译,分为美学理论、语言和历史哲学与文学评论等三个部分,收录了本雅明最具代表性的十篇作品,像是《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摄影小史》《巴黎,一座十九世纪的都城》《译者的任
本书是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和他最重要的学生之一伊丽莎白·卢迪内斯库的一本谈话录。这对师徒,一个是声名卓著的解构主义哲学家,另一个未来将成为法国重量级的历史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他们历时三十年的对话就从这里启幕。“从不妥协”的德里达和卢迪内斯库演绎了苏格拉底式的辩难,双方的意见并不总是一致,其间语锋犀利、观点挑激,思想火
《青年黑格尔》由格奥尔格·卢卡奇于1938年完成,1948年在苏黎士出版,是卢卡奇转向马克思主义成熟期之后,以马克思的思想和方法论为指导原则写成的黑格尔研究的经典之作。本书分为以下四个章节:“青年黑格尔的共和主义时期(伯尔尼1793—1796年)”“黑格尔社会观的危机与其辩证方法的开端(法兰克福1797—1800年)”
本书为学术专著。卢卡奇·格奥尔格(1885—1971),匈牙利人,马克思主义评论家和哲学家,被认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体裁(Genre)也称文体,既是文学创作的类型,是主体表达的方式,也是主体间交流的形式。作为形式,体裁本身既是对创作及其内容的表达,也是联系接受者的媒介。在卢卡奇美学思想中,形式在本质上是一个本体
该书确证:宇宙即太阳,它是无限的、永恒的、统一的,有无数可居住的世界在宇宙中运动,太阳系只是其中之一。从而有力地驳斥了地心说,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它认为世界灵魂是形式本原,是万物的真正作用因,但形式“内在于物质”,并“被物质所规定、所限制”,形式离开了物质便没有存在。布鲁诺还论证了对立面一致的原则。他说:“我们所看到
本书是澳大利亚知名学者托尼·斯奇拉图的代表作品之一,全书对福柯的工作进行了全面介绍,根据福柯在职业生涯中所从事的工作以及他所参加的事件来考察福柯的思想,打通福柯主要作品以整体理解,再进行模块化的深刻解读。既有体系性的引介、解构;更有鞭辟入里的批判、重构和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