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结构性改革与经济二次转型”主题,总报告部分回顾了2015~2016年中国宏观经济的经验事实;宏观经济专题部分探讨了产业发展、知识部门和可持续城市化、基于创新来思考经济增长的动因以及区域增长动力差异和均衡增长等;中国区域经济前景报告部分通过对1990~2016年中国各省区市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得出了中国30个省区市
《云南经济发展报告(2015-2016)/云南蓝皮书》为“云南蓝皮书”系列丛书之一,共20多篇文章,从消费品市场、对外贸易、财政、物价、就业三大产业、物流业等经济相关产业的发展与预测阐述云南经济的发展情况,并对下一年的经济发展作了展望,用了大量数据,相关人士可作参考。
《区域异质性、生态效率与绿色发展》力求从区域生态效率角度对中国绿色发展进行全面系统而深入地研究。在现有文献基础上,本书探讨了生态效率的理论内涵,兼顾异质性技术、跨期可比性和非期望产出等问题,提出更全面准确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以测算区域生态效率及其子效率,深入考察生态效率及其子效率的空间集聚、时空演变以及区域发展模式,从无
《公共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通过梳理已有研究成果,厘清了公共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传导机制,刻画了中国公共支出与城乡收入差距变动的基本特征。通过实证分析公共支出规模和公共支出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把握多年来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主要矛盾,并依据当前经济现实,提出调节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公共支出政
中国当前面临的收入分配问题,既有市场经济国家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一般性,也有中国体制机制所产生的特殊性。观察和理解该问题不仅需要从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人手,需要从中国特殊体制和机制人手。基于此,《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研究》就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的表现及本质、收人差距与中等收人陷阱风险、工资水平与劳动报酬份额问题,
宏观调控与经济增长-(“广场协议”前后日本和德国的比较研究)
廖杉杉所*的《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的长效机制构建及调控模式创新研究》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的理论框架。运用史学的分析方法,剖析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历史,并结合现实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现状进行分析。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原因。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实证农产品价格波动对经
胡静锋*的《企业剩余权劳资共同治理模式研究》先对既有的企业理论进行了较详细的综述和辨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劳动契约的剩余控制权问题研究发现,由于人力资本使用上的特有属性,实际上劳资双方都掌握着劳动契约的剩余控制权。企业中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由于存在目标利益的不统一,在行为上就会产生对剩余权治理模式的博弈反应,剩余控制权
吴泽泉*的这本《暧昧的现代性追求(晚清翻新小说研究)》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对长期以来遭到文学史忽略的晚清翻新小说进行了研究。在充分占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本书复原了翻新小说的创作面貌,分析了翻新小说的创作动因,重新评价了翻新小说在近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特殊类型贫困地区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以新疆自治区为例》是作者刘林历年相关研究论文的汇编。全书共分七大部分:**部分,贫困测度;第二部分,扶贫资金投入与使用;第三部分,扶贫机制与扶贫制度;第四部分,扶贫影响因素研究;第五部分,扶贫评价;第六部分,多维贫困问题研究;第七部分,收入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