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并对未来前景进行了科学展望。中国为何能够在短短40年的时间里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其中最为重要的经验就是,始终把握发展是硬道理这个大方向。就对外关系而言,则是紧紧抓住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
作为日本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涩泽荣一与中国近代史的关系也十分密切。本书以“王霸关系”为分析框架,集中考察涩泽荣一在经济、救济、外交、教育等方面的对华思想与实践,力求展现他与中国方面的双向互动过程以及这个过程反映出的近代中日关系的另一侧面。
《北京国际交往中心总论》是一部阐述北京全面融入全球城市网络并形成国际多边合作协同效应,在促进全球互联互通中发挥城市外交独特作用的著作。本书深入梳理国际交往中心的概念与内涵,阐明北京建设国际交往中心取得的进展和面临的挑战,以及具体实施路径,首次提出构建国际交往中心的“钻石同心圆”理论模型。
从2001年至今,美国发动的阿富汗战争历时十八年,成为美国参加过的最久的海外战争。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家,它为什么在阿富汗这样的弱国遭遇了诸多困境?对此,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本书提出,阿富汗的关系—结构权力是导致美国在阿富汗遭遇诸多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本书聚焦于军事行动、政治和谈、毒品问题、外
美日同盟是美国全球霸权体系的重要支撑。冷战结束后,美日同盟如何经受国际秩序重构的考验,将在国际舞台扮演何种角色,是当前亟需研究的重点。更为重要的是,美日同盟是影响中国安全与发展的大外部因素。《冷战后美日同盟转型研究》立足于作者国防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之上,分析阐述了冷战结束后美日同盟转型的历史背景与现实因素,剖析
欧盟是当前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目前世界上地区一体化程度*高的国家集团。它的一举一动举足轻重,影响着世界政治、经济和外交的未来走向。谈到欧盟,就不能不谈法国前总统瓦莱里??吉斯卡尔??德斯坦。他是第一个看清欧盟的利害关系并致力于推动它的法国领导人,在担任法国总统时大力推动欧洲货币体系,卸任后被欧盟任命为欧洲制宪筹备委员
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宣布浦东开发开放。从“后卫”到“前锋”,浦东开发开放推动上海走向改革开放前沿。栉风沐雨,春华秋实。30年来,浦东开发开放以坚实的步伐,始终走在发展的前沿、时代的前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本书详实记录了浦东开发开放30年间走过的不凡之路。
本书在当前全球化、地区化、跨学科的背景下,主要突出国际问题学科定位,使地区研究成为联结国别和全球问题研究的重要层面和节点,地域无问东西南北,理论和方法兼收并蓄,以“新地区研究”引领地区研究风气之先。本书依托云南大学特色鲜明的中国西南面向的地区和国别研究力量,同时这一研究面向的东南亚南亚正是中国周边外交与“一带一路”建设
本书是联合国主要机构2016~2017年度重要事务的评论,为同名原著(六卷本)中专家评述部分的汉译版,涉及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国际法院和秘书处的主要工作。因为恰逢联合国体制改革等重大事件,2016~2017年第71届联合国大会面临诸多挑战,因此这一年度的联合国事务评论格外引人注目。本书作者均为相关
集体安全条约组织(CollectiveSecurityTreatyOrganization),简称“集安组织”,成员国为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亚美尼亚和白俄罗斯。本书系统梳理了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的基本发展脉络和国际互动,为考察独联体国家间的关系提供了视角。作为一个地区性国际组织,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