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际平中国社会经济史论集:出土文书研究卷》是厦门大学历史系杨际平教授关于出土文书研究的论文集,主要包括《魏晋隋唐券书常见的有关署券、执券的套话》、《汉代内郡的吏员构成与乡、亭、里关系──尹湾汉简研究》、《唐末五代宋初敦煌社邑的几个问题》、《从东海郡集簿看汉代的亩制、亩产与汉魏田租额》等文章。
本书是关于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评价与分析。通过历史研究与经济学分析,本书提出中国将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在改革30年时间里,不了解中国的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反复声称中国必崩溃。他们或者预言中国将回到国家计划,或者预言中国会像苏联那样走向政权的分崩离析。这些经济学家对中国政策和绩效的评估,通常是基于新古典主义无
《杨际平中国社会经济史论集》是中国社会经济史专家、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杨际平先生目前学术成就的集成。本论集收录杨际平教授的论文(包括他参加相关问题讨论的一些书评)计113篇。已融入杨际平《北朝隋唐均田制新探》(岳麓书社2003年版)一书的论文,除《唐代西州欠田、退田、给田诸文书非均田说》一篇外,都不再收入此论集。还有少数
从嵌入到内生-(论社会转型条件下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特点与转变目标)
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实践与反思
二十国集团(G20)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被称为全球经济治理的首要平台。本画册图文并茂地介绍了G20的起源与发展,G20的议程设置、机制建设、主要使命等内容,并全面梳理了中国与G20的合作关系,介绍了2016年G20杭州峰会的有关情况。
《ECFA框架下海峡两岸经贸合作研究》从区域分工理论入手,分析了闽台两地存在的互补性需求,用动态发展的限光论述了闽台两地合作的基础、合作的进展、合作的现状,重点阐述服务业、金融业、文化创意产业、高科技产业合作的状况,并思考探讨进一步深化合作的路径。
《经济全球化视野下的国际产业转移研究》一书在全球化研究的平台上,以产业转移的模式变迁、动因与路径等内容构建研究国际产业转移的基本框架,结合中国产业模式转型等实际问题,对中国未来产业发展路径提出政策性建议。
经济迅速增长带来的一个问题是中国碳排放总量快速攀升,跃居世界首位,而碳排放是引起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主要原因。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是经济学中外部性效应的延伸,属于全球公共物品范畴,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使得“搭便车”行为成为可能,跨越国界的“搭便车”行为处理相较主权国家内部此类现象的处理更加困难。由于这一特殊性质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