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中国转型时期的重要举措,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将对中国结构性、体制性问题产生决定性影响,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大突破口。本书从中国需要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的前世今生、供给侧改革究竟改什么、供给侧改革进行时四个方面,全面阐释供给侧改革的理念与行动,透彻解读出经济改革新政背后的中国逻辑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环境与资源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特别是近几年又爆发了世界性能源危机,世界各国对资源循环利用更加重视,它一方面能有效地解决能源短缺、减少能源开采,另一方面又能避免废物对环境的污染。正是适应这一客观要求,循环经济应运而生,循环经济的发展引起产业重新划分,通
本书共分为总报告、分报告、专题报告、实证案例篇、附录五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西咸新区发展报告(2011-2015)、空港新城发展报告(2011-2015)、沣东新城发展报告(2011-2015)等。
本书深入解析日本政府2012-2014年的经济政策,并探究日本经济“转型”的现实方向及演变趋势。2012年末鹰派政治家安倍晋三再度出任首相,标志日本政坛重新回归保守势力的统治。
本书以消费为枢纽,深度考察了大宋王朝三百二十年间的消费状况与王朝盛衰的关系。作者参考前人义例,同时根据研究目的之需要,以历史进程为研究之“经线”,以消费状况及影响消费的诸因素为“纬线”,对两宋各个发展阶段中的消费状况及影响消费的诸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
本书分为总报告、专题篇、国别篇、GTI智库联盟篇、GTI纪实篇、中国地方篇、国际合作示范区篇等八部分。主要包括:2015年图们江区域合作:进展和展望;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与图们江合作;亚投行建设对图们江区域合作的促进作用等。
本书主要收录了2013年度河南大学经济史论坛围绕“金银本位、长时段分析与经济非常态”展开的学术报告,内容主要是根据报告人的讲座资料和相关文献整理而出,简洁、生动的讲述了各位学者在经济史前沿的研究成果,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趣味十足。
本书收录了项目组成员的43篇学术论文,分上、下两篇,上篇“西亚非洲经济发展问题”主要论及西亚非洲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增长模式、自然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等;下篇“中国与西亚非洲国家的经济合作”主要基于双边研究视角,分析了中国与西亚非洲国家
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支撑体系研究》首先提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并对国内外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从产业支撑、技术研发、政策支持等方面构建发展低碳经济的支撑保障体系,并且从宏观上提出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具体保障措施,对我国低碳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
随着以武汉市为核心的武汉城市圈2007年被国务院批准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武汉城市圈正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后,中国快速发展的第四个经济增长极。武汉城市圈中的9个城市相互联系起来,构成一个经济发展圈,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共通、利益共有的一体化格局,成为中部地区人口、产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