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虫鱼》主要内容包括娱园,苍蝇,乌篷船,《雨天的书》自序一,《雨天的书》自序二,山中杂信,夏夜梦抄,菱角,苦雨,鸟声,故乡的野菜,北京的茶食,吃茶,谈酒,村里的戏班子,关于苦茶,关于纸,北平的春天,买墨小记,济南道中,济南道中之二,济南道中之三,郊外,谈养鸟,卖糖,雨的感想,风的话,草木虫鱼,蚯蚓,萤火,猫头鹰,谈
吴泰昌给人的印象是:一个未来的学者,文质彬彬,眉目清秀。他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高才生,严格筛选后留校的研究生。1958年他就负责了一部中国文学史的部分编写工作。这件事很有分量。吴泰昌在步入文坛之前,在学术上已经结结实实打了基础。
孔夫子在乡党是怎么个神情态度,在太庙怎么样。关于他的吃饭睡觉又怎么样。例如睡觉,他主张不要仰着睡(不尸),不要说话(不语),这很有道理,到现在还是合乎卫生的好习惯。可见他是有讲究的。可也没准儿。他又鼓吹吃点小菜和水泡饭,屈一只臂膊当枕头,“乐也在其中矣”。关于他的吃,书上另外记得很详尽,那可讲究极了。“食不厌精,脍不厌
《西湖梦寻》对杭州一带重要的山水景色、佛教寺院、先贤祭祠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描述,按照总记、北路、西路、中路、南路、外景的空间顺序依次写来,把杭州的古与今展现在读者面前。尤为重要的是,作者在每则记事之后选录先贤时人的诗文若干首(篇),更使山水增辉。这些诗文集中起来,就是一部西湖诗文选。在七十二则记事中,有不少有关寺院兴废之
本书精选了郑逸梅记述艺坛往事的笔记小品上百篇,撷英采华,所选皆为郑文精粹,其作品涉笔成趣,文风简练含蓄,其文言与白话文字均至炉火纯青,笔墨舒卷之中尽显知识性与趣味性,雅俗共赏,一编在手,读者可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书中记载了很多名人,有画作方面,也有书法方面的,无所不包。本书不但将作者生前已经发表的作品集结,同时也将
本书精选了郑逸梅记述艺坛往事的笔记小品上百篇,撷英采华,所选皆为郑文精粹,其作品涉笔成趣,文风简练含蓄,其文言与白话文字均至炉火纯青,笔墨舒卷之中尽显知识性与趣味性,雅俗共赏,一编在手,读者可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作者曾参加南社,后从事教育工作,为上海市文史馆馆员,因擅长撰写文史掌故类文章而被誉为“补白大王”。本书不
本书是《艺林散叶》《艺林散叶续编》两本书的合集修订版,把原来条目式的内容进行整理,将同一人同一事的内容整理在一起,方便读者阅览。《艺林散叶》是郑逸梅先生写人物逸闻趣事的文集,涉及多个领域、多个人物,文字短小精悍,见解独特精到,无论内容还是风格都颇有雅趣。作者对于当时人物掌故的高度熟悉使这本书中的人事可信可观。本书将这些
《与世界有一场深入的遇见》是作者近年来在中国、印度、克什米尔地区以及欧洲游学途中创作的散文札记。记录了他在行走途中对不同的文化生态、不同的宗教和哲学体系,对个体生命的看法和思考。书中他用优美流畅又自成风格的文字,灵动闪光的哲思,给出了人生旅途中,在遇到黑夜,遇到溃败,遇到种种可能的沉沦和迷茫的时候,人应该如何坚守生命的
本书是一本游记。作者以“丝绸之路”为线索,记述了广东、浙江、云南、新疆,及丝路延伸国外的泰国、俄罗斯、埃及、法国、德国等地的名胜古迹、山川景物、风土人情,作者在文章中以真切的感受与读者分享丝路游历的心语。文章被赋予了审美情趣,知识性与趣味性兼具,语言优美、想象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