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天诞生的本辑《单读》,以自然为主题结集文章,召唤大家去公园和野外,暂别逼仄的生活,感受闲暇和惬意:去国家公园观鸟、去原始山林观察水蛭、去颐和园寻找0001号柳树、去江南乡野认识菰米和茭白、去日本熊野古道徒步……这趟亲近自然之旅,将唤醒我们几近沉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入原来是这样的惊奇时刻
本稿为上海市第二轮修志的成果之一,为《上海市志?文学艺术分卷·文学卷(1978—2010)》,本书稿是上海市第二轮新编地方志的组成部分,记述1978-2010年上海地区文学发展历程。
象征性思维一直与人类共存:它先于语言和话语理性而存在。形象、象征、神话,这些并不是人们精神现象中随性的产物,它们的出现回应了某种精神需求,发挥了特定的作用,即揭示人类存在过程中隐秘的思想方式。因此,对它们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地了解渺小的人类,了解尚未向客观历史条件妥协的人类。
一九八〇年,科塔萨尔受邀前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一门为期两个月的文学课。 本书由当时作家所做八场讲座的录音转写而成。天性顽皮的他和学生合伙做起了游戏,要将文学讲得趣味十足、与生活现实息息相关。十三个小时的座谈内容揭示了科塔萨尔的写作秘密:对幻想故事的解读,文学中的音乐性、幽默感、游戏性,幻想与现实主义,对自己作品和
本书收录了95后新人作家宗城在2018年到2021年间创作的三十篇作家作品论。本书是一部文学随笔集,分为上中下三辑。上辑心灵的辩证法主要探讨的是作家对心理深度的挖掘,如菲茨杰拉德、弗吉尼亚·伍尔夫、张爱玲等,他们的文学关注人的心理活动、人对记忆的处理方式,聚焦现代人在精神层面所要面对的全*新挑战。中辑挤掉
本书为系列读书随笔,时间跨度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20世纪,话题涉及作家、文学文本和文论等。第一部分为英美文学阅读,从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到现代主义文学,包括莎士比亚、乔叟、赫伯特、雪莱、兰姆姐弟、勃朗特、弗罗斯特等;第二部分为中国文学阅读,围绕《围城》《红楼梦》两部经典作品展开;第三部分为西方文论漫读,展现的是文学评论家眼
本书主要介绍了西方文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将“前沿探索”教学模式融入教材,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提高学生文学欣赏能力及理论素养。本书注重学科交叉,将文学与哲学、文学与文化结合起来,思考当下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的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为学生提供多视角、多层面、多可能性的研究方式,促使其更好地理解人类世界以及人类世界与自然界的关
《国王:一个街头故事》是英国著名艺术史家约翰·伯格的作品,作者在书中以诗意、敏锐的笔触,为我们呈现了一部二十四小时的流浪者故事。在高速公路旁的荒地上,到处是破碎的卡车和坏掉的洗衣机。这里居住着一群无家可归的人,他们曾经充满希望,如今却被抛弃。故事的叙述者“国王”是一对无家可归的夫妇收养的流浪犬,它从屠夫那里偷肉,与人类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太康失国、武王伐纣、烽火戏诸侯、退避三舍、张骞出使西域、班超投笔从戎、关羽大意失荆州、司马昭之心等。
本书以生动有趣、寓意深刻的名家经典故事,全面提升孩子的文学素养。涵盖汉字、谜语、自然、探险等多个主题,帮助孩子拓宽知识面,了解传统文化,养成勤劳、勇敢、创新等优良品质。汉字注音,符合孩子认知水平;美绘彩图,贴近孩子心理,激发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