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就应该深情以赴;老去,就学着优雅从容。当日复一日,当棱角全无,当感觉迟钝,我们要选择怎样的生活?能在琐碎庸碌的日常里发现近乎平淡的欢愉和美好,又需要怎样的悟性?积雪草全新散文随笔集,记录那些在逝水流年中的动人流淌,一草一木,一饭一蔬,平凡与伟大,爱与孤独,读来令人动容。积雪草用一支温暖纯净的笔,告诉我们:人生真正
校园是孩子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毛芦芦把笔触放在校园里,放在一个美若花园又有厚重的人文气息的校园,让生命的惊喜浸润笔触,给不会说话的动物植物朋友一个尽情欢歌的舞台,让人与自然,让青春与大地和谐美好地相亲相爱。她写校园风土人情,积极向上的青少年如学校广播站的音乐,如每隔几十分钟就响起的铃声,如夜晚教室里的灯光,如运动场上少
一首《乡愁》,遍传两岸,只因那一湾浅浅的海峡。海峡两头,有割不断的牵挂。牵得越远,心弦就愈加紧绷;挂得越久,灵魂就愈加孤独。孤独的灵魂,漫漫的远征,归来却是一时无两的散文家和大诗人。回到大陆母亲的怀抱,回到生于斯长于斯的南京,回到留着青春记忆的蜀地,回到祖籍福建看望乡亲……他漂泊了近一个世纪的心,早已沉静。一个世纪的旅
去骑车、遛狗,和在阳台上晒袜子的老太太说一声:“你好啊!”,但不要打扰横睡在路中央的流浪猫;也去更远一点的地方,陪友人不断地走在林间、直至山顶,或鼓励拿着冲浪板的路人加速冲进大海。 “我尽力去做一个,不由关系网所塑造,而由山海塑造的人。” 《自在京都》之后,资深媒体人、前《新周刊》
《时间的压力(学生读本)》选自著名作家夏立君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时间的压力》,由语文特级教师程翔批注。作者夏立君以现代眼光回望历史人物,以现代情怀关照传统精神,解读语文教育中时常涉及的屈原、司马迁、李白、曹操、陶渊明、商鞅、李斯、夏完淳等八位历史人物,为读者理解古人、认识历史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程翔作为语文特级教
黄子平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降中国当代文学领域知名批评家。本书从“文”与“评”出发,汇编黄子平近四十年文章精华,将他批评中“疏阔幽默”的文学性和散文里“笔露机警”的批判性结合起来,在“彷徨于无地”的地上,找寻批评家“批评的位置”。本书转借弗洛伊德《文明及其不满》一书书名,从带着个体生命体验的海南插队岁月到北京大学的学生生涯
叶兆言名家写名家,不学究,不傲慢,平和冲淡之中暗藏机锋,嬉笑怒骂背后毕现敦厚真诚,文学史上那些熟悉的名字和不为人知的故事,渐渐抖落尘埃,鲜活起来:“周氏兄弟失和,各走各的路,未必全是坏事。失和丝毫没有影响兄弟俩应该取得的辉煌成就。”“无论对女人之爱的执着,还是对中国文化坚定的保守,吴宓的做法都骇人听闻。”“《围城》的主
叶兆言杂文的全新结集,漫谈文人之“恨”,此“恨”古今中外相通。契诃夫、芥川龙之介、略萨、奈保尔……这些熠熠生辉的人物也有寻常人的喜乐哀怒。胡适、谭延闿、戴季陶、蔡公时、傅惟慈……叱咤风云的一代人杰也往往在时局中进退维谷。还有八十年代的那些人那些事,在新旧交替的十字路口寻找出路。诚知此恨人人有,这是对当代文人精神的深切询
书在等人,人在等书。人在阅读中,可以衔接昼与夜,与经典和大师的对话,永不为时间阻隔。本书由韩浩月的随笔结集而成。悼文,迈克尔·杰克逊、斯坦·李到金庸、二月河,告别带走一个时代的大师;评书,从《局外人》《月亮和六便士》到《堂·吉诃德》,书写作者本人隐秘的经典阅读心灵史;评影,从《
《踏歌而行》散文集荟萃了诸多优秀作者的倾情之作,不仅囊括了作者有关童年记忆、青春往事、心路历程中所思所想的灵感,更有军旅生涯、人生哲思、家国情怀等令人咀嚼并有生命张力的文章见诸笔端。作者们以从容豁达的心写出了乡情民俗、家国情怀,凡人小事温润的乡土味,道出了世间的美好与灵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