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收录朱文侯作品125件,作品创作时间几乎涵盖朱文侯各个时期的精品佳作,是目前收录朱文侯作品跨度时间最长、数量最多、题材最全的一套作品集,继承传统的同时又大胆创新,风格鲜明雅俗共赏。
本书收录了东汉末年至三国魏晋时期的官印100例。每一印例,都是有两个页面,一面文字赏析,一面图片呈现。文字部分对印章的内容、创作背景、创作时间等信息作鉴赏,同时就印中的布局、章法、刀法等技法等内容解析。图像部分将印面接近原大呈现,个别还有边款或印章形状图片一同展示。书后附有印例多角度实拍图像,帮助读者全方位了解将军印的
本书收录历代肖形印,带领读者了解文字印之外的篆刻图像世界。主要内容包括:亚禽氏玺、饕餮纹玺、饕餮纹玺、蟠龙纹玺、蟠龙纹玺、凤鸟纹玺等。
本书收录了秦代代表性私印、官印100例。每一印例,都是有两个页面,一面文字赏析,一面图片呈现。文字部分对印章的内容、创作背景、创作时间等信息作鉴赏,同时就印中的布局、章法、刀法等技法等内容解析。图像部分将印面接近原大呈现,个别还有边款或印章形状图片一同展示。
本书运用汉代文字集成、汉代书法风格所书写的作品之一,交汇传统笔墨与时代潮流,在书写中发现、保护汉代文字,继承发扬汉字书写的传统。汉代书法高古、厚重、朴拙、博大,身处推动中华文明的融合时期,也是历史文化的生命载体。作者亲身实地考察多处出土的秦砖汉瓦,以寻得的古文字实迹为根源,以大汉时代汉字的原始生态和风貌创立字库,并书写
本书所书内容是南朝宋武帝刘裕颁布的《与臧焘敕》,是其整顿时弊、崇师重教的例证。清代篆刻家、书法家吴让之以篆书书写了这篇敕文,通篇文字点画舒展飘逸,结体瘦长疏朗,行笔稳健流畅,可供篆书爱好者研习与欣赏。
本书是吴昌硕晚年的扛鼎之作,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吴昌硕篆书宗法石鼓,历经60余年,至老不辍。这件作品是吴昌硕74岁所写,功力炉火纯青,人书俱老。他极力避免“侧媚取势”“捧心龋齿”的状态,把三种钟鼎陶器文字的体势,杂糅一体,字体敦厚刚劲、率真遒润。本作品是学习篆书的绝佳范本。
本书主要内容为其用行书书写的千字文。其书风温润秀劲,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本书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大有裨益,尤其对广大书法爱好者和研究者而言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本书是文徵明行草书的代表作品,作品内容为唐代诗人王勃的名作《滕王阁序》全篇。通篇书法节奏感很强,行笔流畅,毫无迟疑,行书草书互为参杂,古朴高贵。本作拥有典型的王羲之《圣教序》风格的同时,又具有赵体韵味,现藏于苏州博物馆。
本作是赵孟頫奉元仁宗敕命撰写的,时年六十三岁,为赵氏晚年楷书的代表作。其笔法秀媚,苍劲浑厚,独具风格,于规整端严处见潇洒,点画顾盼有致,用笔沉着峻拔,充分体现了赵氏书法的风韵和神采。楷中带行正是赵孟頫大字楷书的特点,很适合初学者临习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