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由近70位中国草原科学家和蒙古国草原科学家联合编写完成的。本书将蒙古高原作为完整的地理单元,整合探究蒙古高原草原的变化和发展,系统梳理过去60多年蒙古高原草原研究的进展。内容全面覆盖蒙古高原草原研究的主要领域,包括草原气候、土壤、动植物区系、草原植被类型与地理分布、草原资源、饲用植物资源评价及利用、草原退化与草原
中国、蒙古国和俄罗斯是全球草地资源大国,在草地资源可持续管理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本书通过6个章节,详细介绍了三国草地资源概况及其管理实践。第1章介绍草地资源可持续管理的理论基础;第2章概述中、蒙、俄三国草地资源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及草地资源分布的情况;第3~5章深入分析三国草地资源的组成特点及在草地恢复、生态保护、可持
本书内容包括3个部分,分10章进行阐述。第一部分(第1章)为高寒草地概述,重点阐述高寒草地及其特征。第二部分(第2~9章)为研究地概况和试验方法及扰动对高寒草地的影响,重点阐述干扰、施肥、降水变化、积雪变化、温度升高对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不同退化演替阶段高寒草地特征、高寒草地灌丛化。第三部分(第10章)为高寒草地管
本书编写以理论深厚、方法科学、精通行业、解决问题为目的,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重在实用为重点,重点阐述动物营养、配合饲料生产加工及配方设计中的基础理论和最新应用技术成果,科学论述动物营养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以及饲料加工的先进工艺和技术,强化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体现工学结合的教育特色,突出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内容丰
本书探讨全球变暖背景下蒙古高原积雪环境的变化及其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通过对长时间序列的积雪参数和植被物候信息的综合分析,揭示积雪与草地植被物候之间的复杂关系。本书主要讨论积雪面积、雪深、土壤水分的变化趋势及其对草地植被物候的影响,并量化分析气候变化下蒙古高原不同植被物候对积雪相关参数变化的响应,以期丰富对干旱半干旱地
《四川畜禽遗传资源志》是在“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面上普查及性能测定的基础上,经系统整理、归类编著的一部专著。全书共分猪、牛、羊、禽、兔、马、驴、蜂八个部分,系统地介绍了四川地方畜禽品种、培育品种及类群的产地与分布、形成与变化、生产特征与性能、饲养管理、品种保护及评价与利用等情况,每个品种内容结构设计合理,图文并
灌丛堆是干旱、半干旱及半湿润荒漠地区的一种地貌类型,是由风沙流遇到灌丛阻拦,灌丛截留其沙物质在灌丛及其周围堆积而成,其土壤理化和生物学性状与斑块之间“堆间地”有着明显的差异。荒漠草原既有天然生长的灌丛,也有人工栽植的灌木演化成为灌丛,随着时间的推移,灌丛堆的生态效应及机理对生态保护意义重大。该专著分别通过天然生长的荒漠
本教材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十四五”规划教材。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讲述草地保护学基础知识,包括草地植物病害(概念与病原物、病害诊断与循环、病原物的致病性与寄主植物的抗病性)、昆虫(形态结构、生物学特性、分类、害虫种群调查与监测)、啮齿动物(外部形态及内部结构、生物学特性、分类与分布、生态学及调查与测报)、毒杂草(概念及其
本书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指导下,校企合作共同完成编写,是湖北省高水平专业群现代农牧业专业群项目重点建设教材。本书遵照学生认知规律,以饲料生产人员、饲料品管员、饲料配方师等岗位标准与工作任务为指导,分动物营养基础、设计饲料配方、饲料加工、调制及品质鉴定、检验饲料质量4个模块,各模块下分营养物质及营养、认识营养
本书清晰地向读者展现出家畜品种资源的起源与现状、演变趋势与变化动力,以及如何对宝贵的遗传资源加以管理与运用。同时,重点讨论在自然和人工选择压力作用下,动物种群遗传演变动力学中基因发生的适应变化模型。进而以科学的视角呈现当前家畜养殖的整体格局,提供全新的思路与方法,为推动我国家畜遗传资源事业的进步以及当代家畜遗传资源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