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著以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为个案,对其成立70年以来创作上演的400多出剧目进行系统地梳理和研究,旨在考察剧目创作与剧种发展的相互关系。该剧院七十年的剧目创作按其成就而言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1953建团伊始至2000年为第一阶段,2000年至2023年为第二阶段。按题材可分为四大类型,即黄梅戏传统剧的改编,移植剧目的创作
本书从革命史和社会史的研究路径出发,以抗日模范根据地——晋察冀边区为中心,将戏剧与民众动员有机结合起来,对戏剧在民众动员中的独特优势、中国共产党对戏剧的认识和定位等进行全面考察,对革命新剧的创作与演出、旧戏的利用与改造、民众对革命戏剧的认知过程及其影响进行系统研究,从戏剧的角度来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胜利的历史源流,沟
本书是由中共温州市委党校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合作研创的第18本关于温州年度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的报告,由党校、高校、政府研究机构研究人员,以及社会专业人士撰写。
樊粹庭从事戏剧活动四十年间,创作改编了八十余部剧本,执导上演了数百部传统与现代豫剧,是豫剧兴起一来一位优秀的剧作家。①将樊粹庭及其剧作放在晚清百余年来文化转型和中华戏剧弃旧图新的大背景下予以立体考察,尤其是将樊粹庭置于花部乱弹以来的地方戏改革的广阔视野,对樊粹庭及其剧作的贡献予以客观评估和科学认定。②在时代与民族、呐喊
梅兰芳(18941961),中国京剧四大名旦之首。1930年1月18日到7月18日,梅兰芳在美国访问演出长达整整半年,然而外界对这一史实及他在这段时间的经历知之甚少。本书作者首次运用西方比较流行的文化在地化、扎根理论和边缘学等理论模式,结合中国传统史学编年考证、溯源归纳的方法,通过美国六大城市和三十四个州的主流和地方英
戏剧艺术源远流长,积淀了无数名篇佳作,生动展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为充分呈现东西方戏剧的艺术特色,本书采用上下两编的结构:上编关注西方戏剧,系统梳理欧美戏剧的发展脉络,深入解析各时期经典剧作的艺术精髓;下编聚焦东方戏剧,以印度、日本和中国戏剧为代表,彰显东方戏剧艺术的独特美学。借此,读者既能纵览世界戏剧艺术的辉煌成就
学京剧 画脸谱——京剧脸谱绘画教程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研究成果。书稿围绕中国原创音乐剧的发展进路展开研究,以近40年来的中国原创音乐剧创制实践轨迹为核心,用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眼光来对其创制路径、风格、模式进行实事求是地的梳理、评价,对其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和产业化业绩、留存的理念短板和技术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并同时深度阐述音乐剧制作人的角
戏曲现代戏是中国特殊的演剧形式。就舞台形式而言,它既具有传统戏曲远离生活的程式性,又具有贴近当下生活的真实性。因此,戏曲现代戏舞台美术在发展过程既受局限又自由:局限来自于如何以当代视觉与舞美技术手段营造现实故事中,人物所生活的环境;自由则是由于其不受传统戏曲行当、舞美规制的严格约束,有破界的可能性。在当代,舞台美术作为
本书是一本聚焦角色驱动型剧本创作的专业图书。在影视创作领域,故事的构建方式多样,而本书强调以角色为核心驱动情节发展,为剧作学习与创作提供了独特且实用的视角。 本书围绕角色驱动情节这一核心原则展开,第一部分深入探讨主角之旅的必然性,剖析主角从分裂到统一的蜕变过程,结合《沉默的羔羊》《绝命毒师》等众多影视剧案例,阐述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