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是中国恐龙最丰富、最重要的产区之一。本书在回顾四川盆地恐龙百余年的发现和研究历史的基础上,按照系统发育关系对四川盆地的恐龙进行全面的总结,对部分恐龙的化石记录作了补充和修订,对以往传统分类存在的问题用现代分支系统学进行梳理和讨论,归纳了四川盆地恐龙的分布规律和动物群组合特征,探讨四川盆地恐龙兴衰与其古地理、古生
?10大史前主角——剑齿虎、恐狼、异豺、始祖鸟、始祖马、恐猫、巨猿、始熊猫、奇角鹿、渡渡鸟,串起5000万年生命史诗。 ?双面模切板+折纸零件,撕、折、粘三步完成一只“纸化石”。 ?为什么剑齿虎不是老虎祖先?恐狼和灰狼谁更凶?一问一答,满足孩子十万个为什么。 这是一本需要“搞破坏”才能读懂的科普书! 这
《失落世界的幻境:博物馆里的古生物复原艺术》再现了杰伊·马特内斯的艺术杰作。作为古生物复原艺术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专家,马特内斯创作的壁画和透景画,陪伴史密森学会下设的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化石展厅长达半个世纪之久。他创作的巨幅系列壁画,规模宏大,分期精准,生动展示了哺乳动物在过去5600万年间的进化史。他创作
本书包含24种恐龙主题的实验项目,包括自制恐龙化石、构建3D立体模型、设计暴龙面具、模拟恐龙蛋孵化、制作陨石等,让小读者们通过动手实验的方式习得史前生物知识。书中的实验安全且容易操作,并且有高清实拍图对实验步骤进行清晰呈现,孩子可以自行阅读并独立操作,也可以与家长或同龄伙伴合作完成。 每个实验之后,都有更进一步对实验背
恐龙帝国
本书是由牛津大学讲师约翰·阿什顿在1890年写就的,以130多幅插图和援引自西方历史上各种文献、典籍的文本素材介绍了生存在各地传说中的奇异生物,以及关于这些奇异生物的精彩故事。阿什顿所引用的文本包括老普林尼、克劳斯·麦格努斯、乌利塞·阿尔德罗万迪、约翰·曼德维尔爵士等人的作品,他在引用时尽量以过去的这些博物志作者的语言
本书对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大数据进行了全面介绍,包括数据的结构、内容、类型、分析方法以及可视化展示,以案例形式对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大数据在科学研究、地质调查、资源勘查以及科学传播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回顾、解析与展望,对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数据库的建设进行了全面梳理。
本书以图鉴为主,详尽列出了18科共71种翼龙,以及4科共49种海龙,每一种都有其独有的特征和魅力。书中的图画全部采用写实手法绘制,生动再现了各种翼龙与海龙的外形特征和栖息环境。读者朋友们还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听音频的方式,获得每种翼龙或海龙除生存时代、种群分类、翼展或体长、体重、食物之外的其他考古知识及趣闻。这本书不仅是
本书以图鉴为主,详尽列出27科共115种植食恐龙,从高达十几米的庞然大物到只有几十厘米的小型植食恐龙,每一种都有其独有的特征和魅力。书中的图画全部采用写实手法绘制,生动再现了各种植食恐龙的外形特征和栖息环境。读者朋友们还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听音频的方式,获得每种植食恐龙除生存时代、种群分类、体长、体重、食物之外的其他考古
本书以图鉴为主,详尽列出27科(类)共120种肉食恐龙,从高达十几米的庞然大物到只有几十厘米的小型掠食者,每一种都有其独有的特征和魅力。书中的图画全部采用写实手法绘制,生动再现了各种肉食恐龙的外形特征和栖息环境。读者朋友们还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听音频的方式,获得每种肉食恐龙除生存时代、种群分类、体长、体重、食物之外的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