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伪经考》十四篇,篇目即所“考”主题,编次大致按照历史顺序。篇目下先加释题按语,随后节引材料,附加分节按语,作为每篇主题的论证,参以对重要引语的解析。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综括全书的五大要点:“一、西汉经学,并无所谓古文者,凡古文皆刘歆伪作;二、秦焚书,并未危及六经,汉十四博士所传,皆孔门足本,并无残缺;三、孔子时
本书收录了当代著名哲学史家陈来教授多年来在宋代哲学思想研究领域发表的多篇论文。陈来教授受国际史学界认同的“内藤假说”(即“近世说”)的思想影响,指出唐宋之际的文化转向是中国“近世化”过程的一部分,认定这个近世化的文化形态是“中世纪精神与近代工业文明的一个中间状态”。故而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两宋时期的哲学思想,可
本书是研究严复生平、思想及学术的珍贵资料,其中部分内容足以修正严复研究的既有成果。正集各札内容全面,史料丰富,但所署日期极简略,或竟未署,故本书除逐篇释文外,兼对各札创作时间作详细考证,均注明所考依据,并指出原收藏者徐维勤所考失误之处,同时对札中所涉人物进行简注。附集部分因内容相对单一,史料价值亦次于正集,故仅释文并简
“大家精要·典藏版”丛书简介:“大家精要”丛书以近300位在史学、哲学等领域对人类文明有卓越贡献的古今中外“大家”为对象,着重撷取与体现他们的思想精要。丛书作者都是各领域学术前沿的学者、教授等,他们以浅显易懂的语言,以短短10万字,清晰、简练地阐述中外“大家”生平与思想,让读者能快速读懂“大家”。“大家精要·典藏版”丛
本书收录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之外梁氏生前已发表之作,体例依从《饮冰室合集》,分为两编:散篇文章入“文集集外文”,有单行本者入“专集集外文”。后者如遇未及编入原本之零篇,亦代为增补。以辑录者一人之力,穷近三十余年时间,广寻海内外文献,按发表时间先后排列,有利于全面地展示作为公众人物的梁启超形象。这次增订,辑录者主要做了四
本书原是作者在光华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时的讲义,叙述清康熙初年以来近三百年哲学思想变迁的历史,上及顾炎武,下及王国维,将近三百年哲学史划分为复演古代学术时期和吸收外来思想时期,并于每一时期之中又详列各派和各家的学说。同时,他巧妙地运用比较的手法,使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各个学派的特点,产生全局性的阅读感受。
全书共分三编。第一编为“传统的发明”,主要检讨传统文化在近代的遭遇既试图对传统加以恰当的区分,也从不同侧面说明传统作为“记忆延续”的基本资源,如何被“发明”;第二编为“思想界的解析”,主要汇集了一组讨论“思想界”的文章,结合报章与大学及读书人的互动,尝试去更好地说明新的思想环境如何影响到对读书人的塑造;第三编则集中关注
《梁启超与近代中国思想》是美国历史学家约瑟夫·列文森的第一部专着,从“变形记”“美丽新世界”“追忆似水年华”三阶段追索中国近代知识人梁启超的思想嬗变,探求他身处历史和价值撕裂的煎熬之中,如何从传统突围、拥抱进步主义和现代,却又在生命的最后十年主动走向不合时宜。作者的视野并不限于思想者个体,而是以历史与个人的交互作用贯穿
本书以重要的历史事件作为背景和起点,强化了谭嗣同作为那个动荡时代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引领者,不屈于传统命运安排的那种桀骜不驯、绝尘拔俗的心理、情感和性格风范,展示了谭嗣同的俊逸才华、深邃思想和高洁人品。同时还展现了梁启超、唐才常、陈宝箴、熊希龄等一批晚清知识分子的爱国志士群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