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严家炎先生在学术会议、高校等场合所作的讲演,主题包括关于中国现代文学“起点”问题,“五四”新文化,丁玲、鲁迅、金庸等作家及作品。这些讲演实录,展现了严家炎先生的人格力量,也折射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时代进程。
本书以名家对话的形式呈现、记录作家马识途的文学创作经验,由此深入挖掘作家马识途在自身创作道路上的阅读体验与文学观念,以及对当下文坛、作家创作、时代变迁的切身感悟与深入探索。作品着眼于作家之间的文学互动,在交流与碰撞中梳理创作思路,思考文学本身,钩沉文坛往事,探寻文学发展之路,由此展示老作家独到敏锐的眼光,不仅对了解作家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了许多具有不同质态的区域文化,如齐鲁文化、吴越文化、湘楚文化、三晋文化、巴蜀文化等,它们同特定区域的历史沿革、风俗人情、地理环境等密切相关。这些区域文化对百年中国文学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不仅影响了作家的性格气质、审美情趣、艺术思维方式和作品的人生内容、艺术风格、表现手法,
本书稿为“中华文脉——从中原到中国”系列丛书中之一册。全书分“人间诗意”“锦绣文章”“剧坛春秋”“小说天地”四个部分,将中国历代具有源头性的和尤其能体现中国文学特征的作品置于诗歌、文章、戏剧、小说四种体裁之下,既高度关注文学自身的变化规律,又充分揭示在文学演变与朝代更迭、政治变化相重叠时,后者对前者产生的影响与作用。书
《辽宁文学蓝皮书(2023)》是辽宁省作家协会以弘扬新时代辽宁振兴风貌、全力打造文学辽军、培养辽宁青年作家队伍为主旨,遴选辽宁部分优秀作家最新原创作品集结而成的一部优秀力作。本卷集中展现了他们的文学评论作品。《辽宁文学蓝皮书(2023)》共20万字,收录了评介2023年辽宁优秀文学作品的学术文章,代表了辽宁省文学评论创
本书是作者在深入阅读所采访对象代表作品基础上,与当代文坛著名作家如梁晓声、刘心武、周大新、秦明等进行深度对谈,聚焦作家创作前期准备、写作风格形成和典型形象塑造等重要文学话题,对《人世间》、《钟鼓楼》、《天黑得很慢》、“法医秦明系列”等名作进行多维度分析,撰写而成的一部富有方法指导价值的精品文学普及读物,对有关作品的的审
王蒙年少有成,19岁就创作了第一部长篇小说《青春万岁》,崭露头角,22岁因发表《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而在文坛名声大振。此后,王蒙赴新疆工作、生活了十多年,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2015年,王蒙以八十岁高龄完成的小说《这边风景》获得了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本书通过介绍王蒙的成长与创作轨迹,带领读者了解他的人生与作品。目录:第
本书《思与行:海外中国文学研究动态的述与评》是一本专门总结研究海外汉学文学与文化研究最新成果及追踪动向与发展的著作。本书三个部分,含九篇文章。本书的内容主要涉及海外汉学、旅行研究、文学研究、物质文化研究、电影研究、概念史研究,扩展到中外文学关系、西方文论、情感研究、文艺思潮等领域。本书不仅关注海外汉学文学研究近年来的诸
《关键词》是武汉大学文学院主办的学术集刊,依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文论关键词研究的历史流变及其理论范式构建”课题组,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每年出版两辑。本集刊关注海内外关键词研究的最新走向,主要刊发关键词研究(尤其是中国文化及文论关键词研究)的最新成果,设有学术史、方法论、学者论、要籍叙录、成果总目、
本书由胡小石先生早年开设“中国古代批评史”“修辞学史”等课程的讲义编成,其中第一部分以南京大学图书馆藏稿本《中国文学批评史》为底本,是第一次整理发表,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本书分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文学史讲稿”“中国修辞学史”“唐人七绝诗论”四个部分,体现出胡小石先生在古代文论、古代文学多方面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