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项目共8本,袁昌英是“五四”一代女作家中的重要成员,“珞珈三女杰“”之一,其创作独特,成就卓著,尤以戏剧创作闻名。本书旨在收集、整理迄今可见的袁昌英戏剧作品,具体包括《孔雀东南飞》《活诗人》《究竟谁是扫帚星》《前方战士》《结婚前的一吻》《人之道》《饮马长城窟》等,让读者能够窥见袁昌英戏剧作品的全部面貌,不仅能够让人们
本书认为,文学是鲁迅介入现实参与变革的社会行动,也是追问自我冲决绝望的生命行动,是有限自我与大时代共存亡的方式。在与20世纪中国复杂互动的文学行动中,“鲁迅文学”形成了一个具有自身历史逻辑的行动轨迹,先后经历“文学自觉”“小说自觉”和“杂文自觉”,并遭遇两次绝望,展现了内外两方面都空前宏深的文学景观,拓展了我们对“文学
本次出版的《鲁迅著作初版精选集》是一套以独特的思路将鲁迅的经典文学名著辑录成册,且还原度极高的鲁迅作品集。《鲁迅全集》最早的版本印行于1938年,本选集力求恢复“初版”原貌,既不随意删减,也不破坏作品结构,将鲁迅作品“原汁原味”地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录了《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14
本书沿着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鲁迅全集》的收录顺序,基于鲁迅的作品和生平,结合历史与当下,对鲁迅的经典作品进行了重新释读。本书脉络清晰,内容翔实,讨论深入浅出。作者语言幽默生动,不仅对鲁迅不同作品集的作品进行了分别的解读,同时还在字句中埋下鲁迅一生创作母体的草蛇灰线,详细探讨了鲁迅作品中的三个矛盾:身在传统之中反
南宋绍熙三年(1192)曾集刻本《陶渊明诗一卷杂文一卷》,为现存唯一打破宋庠十卷本系统的陶集孤本,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此本框高20.4厘米,宽14.7厘米,半叶十行,行十六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左右双边,字画方峻,版式疏朗,典型南宋江西官刻风范。刻书者曾集时任南康军知军,因陶渊明故里栗里、上京皆属辖区,遂以“邦无陶集为
南宋初年明州刻本《陶渊明集》十卷,晋陶潜撰,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为存世最完整的宋刻陶集之一。此本框高20.5厘米,宽14.8厘米,半叶十行,行十六字,白口、左右双边,版式疏朗,字画方整,具典型南宋浙刻风貌。外封题“陶渊明集”为元人笔迹,内封“陶靖节集”系清初金俊明手书,锦套“宋版陶集”为孙延题签,融合宋元明清四代鉴藏印
朝花带露香,夕拾意味长。《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全书共10篇。收录了他中年时期创作的散文(包括阿长和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可谓鲁迅作品中最富生活情趣的篇章。细读《朝花夕拾》,你会了解是哪些人、事、物深刻地影响了少年鲁迅,体会到他从
《上园随笔.第七辑》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心飞扬,以绝句、律诗和散文诗为主;第二部分,天地间,以散文和游记为主。《上园随笔.第七辑》主要描写对事物的感受和联想,以及生活中值得纪念和有趣的经历等。《上园随笔.第七辑》不仅抒发作者对大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之情,更有朋友间的友情、家人间的亲情,还有对中国文化和宇宙奇观的崇敬之情
《名家笔下的老开封》以开封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民俗风情为线索,精选关于开封的古诗、童谣、名家名作等美文,每篇每组后都设置有名师助读栏目读与思和群文探究,帮助学生理解认识开封文化,增强阅读能力,为写作打下良好基础。读开封,赏开封,更要去开封。书中名师为读者精心设计了研学路线和研学活动,带领学生游开封。本书还配有朗诵录音
陈蝶衣(1909-2007),江苏常州人,中国现代著名报人、诗人、剧作家、词作家,是20世纪海派作家中颇具代表的一位。曾创办《万象》《春秋》《西点》《明星日报》等刊物,并兼任《铁报》《东方日报》《小说日报》《海报》《香海画报》《力报》《金钢钻》等刊物编辑。1952年,陈蝶衣赴港,在邵氏影城任职,创作电影剧本50余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