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上海法律界的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为视角,从他的五十年人生经历的微观史出发,勾勒出整个时代的改革与变迁历程。在改革开放初,史建三参加了刚刚恢复的高考,并成为华东政法学院复校后的第一届学生。并在1979年法律体系重建之际,进入法律研究行列。80年代中期,民用计算机刚刚进入中国,史建三率先开始探索计算机技术在司法领域
岁月回眸
本书收录了曾在闽西、闽赣边、闽粤边、赣粤边游击区坚持游击战争的红军和游击队将士的回忆,也有部分革命群众的感人回忆。具体内容包括:战斗在闽西;难忘的岁月;龙岩游击队;密林深处打游击;军民鱼水情;红军主力长征后;严峻的考验等。
本书讲述了在浙南、闽北、闽中、闽东游击区,红军和游击队经受住了国民党军队残酷的反复“围剿”和“清剿”,付出了包括方志敏同志在内的惨重牺牲,最终在人民群众的拥护下,保存下了宝贵的革命火种。
本书收录了曾在湘赣边、湘南游击区坚持游击战争的红军和游击队将士的回忆,也有部分革命群众的感人回忆。主要记录了谭余保、刘培善等带领红军,依靠人民,度过了最艰难最危险的时期,还逐步渗透国民党政府的保甲制度,在游击区培养出“白皮红心”的保长甲长,有效地应对敌人的“围剿”“清剿”,同时不放弃有利条件下的游击作战。
1927年8月至1937年6月,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中共中央八七会议关于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的总方针指引下,全国各地先后爆发了680多次武装起义,遍及14个省140多个县,参加起义的工农群众和革命士兵有数百万人。这些武装起义,高举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旗帜,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封建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湖北、安徽各地党组织和工农群众向反动势力进行了殊死的斗争,1927年组织了鄂南为中心的秋收起义,1928年以年关起义为起点发动了持续时间达半年之久的全省总暴动,皖西地区也先后组织多次成规模的武装起义。这些武装起义和兵暴运动,有效地策应了全国其他地区尤其是湘赣地区的武装斗争,为中国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的广大人民为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先后举行了近数十次武装起义,范围遍及四省100多个县,持续数年之久。其中,既有以农民运动为基础的农民起义,又有农民起义与革命兵运、革命兵运与工运相结合的斗争,这些起义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并在斗争中锻炼、培养了革命骨干,
本书收录的文章主要围绕鄂豫皖红军初创时期开展游击战争及红四方面军创建鄂豫皖、川陕革命根据地展开,反映了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川陕分局贯彻党中央指示,领导红四方面军开展武装斗争、创建革命根据地、发展革命力量的艰难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