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第1章主要介绍了均一化技术的重要性,目前国内外均一化研究技术概况,天津地区气象观测资料现状以及本书均一化研究技术的优势所在;第2章至第5章详细介绍了针对局地尺度范围的气温、降水、气压、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序列的均一化分析方法以及数据产品的可用性评估方法,包括不同要素参考序列的建立方法、均一化检验和订正等;第6章、第7
本书涵盖了地面气象自动观测的业务工作包括观测场、观测仪器(观测原理、技术性能、安装调试和日常维护)以及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数据统计和记录处理方法等方面内容。
本书以介绍大气探测(含常规地面气象观测、常规高空气象探测、雷达卫星遥感探测、大气成分探测、数据传输与质量控制等内容)的基本概念和技术为主,重视概念及数据应用,多用图示图解、易读易懂。本书在保留一些经典的大气探测方法与技术的同时,加入了近些年我国气象业务领域新的探测手段,以及大气探测领域较新的研究成果。本书适合于大气科学
1940年12月18日,希特勒秘密签署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当包括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等在内的各大国领袖还被蒙在鼓里的时候,蒋介石却早早地判断德国将进攻苏联,时间是1940年10月21日,也就是说,还在希特勒具体签署这项攻苏计划的将近两个月之前,蒋已经提出这一可能,这是一个相当超前的战略预见,在接下来的时间里,
本书内容包括:使用许可技术审查管理、使用许可技术审查细则、测试评估管理、装备准入(技术审查)、现场踏勘、检定检测等。
本书对地球大气的结构特征和温、压、湿、风等主要气象要素进行概述和分析,引出高空大气探测的特殊方法,指出其测量参数的性能指标要求。主要讨论基于L波段跟踪雷达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两种探空测风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并阐述不同高度层风的计算和处理方法;在描述探空仪构成的基础上,给出高空大气探测中温、压、湿气象要素的探测方法
本书介绍了用于大气探测的高质量仪器的基本科学原理。讨论了在实际大气环境监测中使用的各类传感器,特别是用于地表的探测系统中的传感器。还介绍了使用气球探空提供丰富的大气数据。为了详细阐述所使用的探测技术,包括典型和特殊情况下许多大气探测实际的例子,讨论电子信号处理,数据采集和精确测量所需的数据处理原理。可将大气探测的悠久历
《气象大数据》分为9章。第1章介绍气象大数据时代的机遇和挑战;第2章介绍气象的数据资源;第3章介绍气象大数据技术;第4章介绍气象大数据安全;第5章介绍气象大数据在电力能源领域的应用;第6章介绍气象大数据在公路交通中的应用;第7章介绍气象大数据在航空工业中的应用;第8章介绍气象大数据在人体健康和保险领域中的应用;第9章介
本书围绕着风云气象卫星诞生及其守望地球和大气的故事,用文学拟人手法,赋予卫星气象高科技知识以灵性,推出卫星家族里离百姓最近的“明星”——风云气象卫星,讲述了其诞生、成长的经历及它与百姓、追星人的关系。
详细介绍了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组织、业务观测站的分类及对观测场地和观测仪器的基本要求,包括观测任务、项目、程序、时制、日界和对时,云、能见度、天气现象、温度、湿度、气压、地面风、降水、蒸发、日照时数、地面状态、自动气象观测系统、辐射观测、高空测风的观测方法、观测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及报表编制、记录处理、气象仪器计量检定、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