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哲学是近代哲学的一座高峰,“三大批判”构成其伟大的哲学体系;《纯粹理性批判》是“三大批判”的第一部,作为近代哲学经典,影响深远,但因内容深奥,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令很多读者望而却步。 本书为德国康德研究专家依据电视讲座内容,为一般读者改写而成的教本,内容紧扣原书体系,既能勾勒出康德思想的要义,又能理清康德巨著的思想
本卷收录的四份文本《论一种全部哲学形式的可能性》《论自我作为哲学的本原》《关于独断论与批判论的哲学书信》《论知识学的唯心论阐释》均为年方弱冠的谢林于1794至1797年间所作,这四份文本构成了青年时代谢林哲学构想的基础,也是德国唯心论的经典文本。在这四份文本中,谢林以敏锐的洞见系统总结了从笛卡尔、莱布尼茨、斯宾诺莎,经
神话哲学是谢林的又一个纯粹创新,也是其后期哲学的核心内容和主体部分(至于启示哲学则相当于这些思想在基督教阶段的延伸)。在这个宏大的构想里,谢林一方面依据历史事实,另一方面借助概念演绎,呈现出一个将所有古代文明囊括进来的一以贯之的历史进程。因此谢林的神话哲学既可以说是一部关于人类意识的“逻辑学”,也可以说是一部以神话为例
《牛津西方哲学史》是一部具有权威性和综合性的单卷本哲学史,充分体现了牛津版思想史著作的特点。该书包括古代哲学、中世纪哲学、从笛卡儿到康德的近代哲学、康德之后的欧洲大陆哲学、从密尔到维特根斯坦的分析哲学以及西方政治哲学。其作者皆为一流的哲学史家,以清晰精练的文笔,深入浅出地勾勒了博大精深的西方哲学的历程和重要思想。与充斥
西方马克思主义原本是马克思主义阵营探索西方社会主义革命道路而形成的一股理论思潮和政治思潮[本章曾发表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2023年第1期。]。他们所提出的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和西方革命的战略、策略有别于共产国际,因而在共产国际内遭到了激烈的批判,他们或者被迫作自我批评,或者被开除出党,一方面使得西方马克思主义
在马克思哲学中,作者强调实践唯物主义、人本主义和自由解放理论;在西方哲学中,作者强调基督教哲学和新达尔文主义;在中国哲学中,我强调“新国学”。现代中国的哲学主流无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对话首先要正本清源,就是说首先要抓住马克思主义的本,源就是西方哲学的来源。作者认为“中西马”以邻为壑的状况
通过对西方思想史的梳理,作者论述了一个建立在神权基础之上的思想体系的演变历程。这是一个与世俗性中华文化本质相异的思想体系。但中华文化的世俗性特征,以及它所具有的积极意义,长期被近现代中国的一些学者所无视和质疑。从古至今一个有教养的中国人基本上就是一个无神
在海德格尔对形而上学历史的阐释与批判中,黑格尔占据了一个特殊位置,成为他思想道路上的关键路标。本书把海德格尔思想把握为一条向无蔽回行的道路,由此将他对黑格尔的现象学阐释主题化为他和黑格尔的“争辩”与“对话”。
哲学就是哲学史,就是一部充满争论、辩难和质疑的思想史,当代法国哲学尤其如此。因此,为了准确把握当代法国哲学的发展脉络,深刻理解这些作为一个个具体节点的思想公案就是一种非常有效但并不容易的路径。本书拟就当代法国哲学中以下或隐或显的争论和辩难做一些初步探索:拉康在精神分析学领域内对弗洛伊德无意识概念的推进,就凝视对萨特的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