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涵盖卒中与静脉血栓的概述,卒中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评估、预防、诊断、治疗、护理,以及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防控管理体系建设、护理信息化管理、临床案例分析等重要议题。
本书总结了目前超声影像在早期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和研究成果,紧紧围绕“早期动脉粥样硬化”这一主题,通过梳理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致病机制,重点介绍超声影像技术在早期动脉粥样硬化评估中的应用,并将其与其他检测技术整合在临床相关疗效评估中的应用进行客观评述,旨在为临床提供一套系统、全面的早期动脉粥样硬化诊断方案,
本书系统阐述了心电图基础知识、心电图导联系统、常用心电图术语、常用心电图技能和房室肥厚、常见器质性心脏病、常见内科疾病、心肌缺血、急性心肌梗死、窦性心律失常、逸搏和加速性心律、期前收缩、传导紊乱、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扑动和颤动等的心电图特征、判读、临床意义等。本书配有大量典型实例心电图及其判读和解析以及490
本书分15章介绍了心力衰竭的概念、分类、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综合评价及治疗原则和方法,急性、慢性心力衰竭,右心衰竭,特殊人群(老年人、女性、儿童)心力衰竭,无症状性心力衰竭,难治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房衰竭,13种心脏病致心力衰竭,11种相关疾病或临床情况合并心力衰竭,14种心力衰竭并发症和合并症的诊治策略,以
本书为引进版医学专业图书,三维超声心动图是超声心动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立体显示心脏结构并准确评估心腔容积和功能。本书从三维超声心动图的基本原理、图像获取及优化方法、瓣膜结构和功能评估、心腔容积测量和功能评估、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应用、电生理导管消融临床应用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三维超声心动图的临床应用价值。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将2005年以来每年组织全国相关领域的专家编撰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改版为《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内容方面增加了心血管健康行为、康复、心血管基础研究等。倡导心血管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提高居民的心血管病风险意识,强调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注重不健康饮食和身体活动不足等上游危险因素控制,从源
高血压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我国1991年对15岁以上94万人群抽样普查,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为11.26%,与1979-1980年相比,10年间患病率增加25%。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2020年,非传染性疾病将占我国人口死亡原因的首位。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初,我国对南北不同地区的10余个人群进行心血管
全书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淀粉样变性,系统阐述了其多系统临床表现,重点剖析了心脏淀粉样变性的诊断流程与影像学评估技术,深入探讨了质谱蛋白质组学分型、遗传学机制及创新疗法。第二部分为法布雷病,全面解析了其神经、心脏、肾脏等多器官损害特征,详细描述了酶学检测与基因诊断策略,评述了酶替代治疗与分子伴侣疗法的最新进展。第三部
心身医学是近些年来快速发展的学科领域,本书旨在帮助内科医生、心脏科医生和家庭医生获取处理患者心理等方面问题的方法,并熟悉关键的心理疾病模式及其治疗选择。本书包括心脏病的主要特点、心身医学的基本概念、全生命周期中的心理心脏病学、心身问题和共病、心脏病学中的其他重要临床表现及干预措施、诊断、治疗、心理心脏病学培训和继续教育
本书系“影像诊断快速入门丛书”的一个分册。全书共九章,系统介绍了心血管系统成像技术及各类疾病的影像诊断。第1章就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适用范围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关键作用进行概述,为后续章节奠定理论基础。第2至第9章聚焦心血管系统各类疾病,通过典型病例、临床概述、影像表现、鉴别诊断、重点提醒及影像检查选择策略等模块,剖析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