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北方地区,包括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区、市),大多是蒙古入主中原后施行统治较早的地区,也是忽必烈建立元朝后政治、军事等重心所在。开展元代北方地区金石碑刻遗存资料的抢救、发掘和整理工作,有益于元代文史研究,便于把元代多元文化更全面地展现出来,为传承与弘
《敦煌学大辞典》(第二版)为一部大型专科辞典,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展示我国敦煌文物保护和敦煌学研究的成果,努力掌握敦煌学研究的话语权”的重要指示精神,对季羡林先生主编的《敦煌学大辞典》(1998年版)的全面修订。按照专业性、全面性、世界性和时代性的要求,充分吸收20世纪末以来海内外敦煌学研究成果,修改完善原有词
国家图书馆藏林正青(林佶长子)《砚史》成稿于乾隆十一年前后,视为初稿本,由朱文钧捐赠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藏林在峩(林佶第三子)《砚史》成稿于乾隆十七年,林在峩殁后,由其子林承天整理辑为终稿本。此抄本颇多,潘承弼藏本捐赠上海图书馆。《砚史》非真正意义上的历史事件发展的记载,主要为辑个人或友人砚铭、砚诗、砚跋等内容,如高
本书是作者从1982年从事文物研究及考古工作以来研究成果的精华,其中涉及从新石器到宋元时期的中原地区文物研究及考古研究成果,包括陶瓷、玉器、石器等,对于文物研究、考古等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是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书中共分为河南考古百年发现篇、河南考古百年人物篇、河南考古百年纪事篇、河南考古百年附录篇。不仅是学术方面的集合,
本卷为“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和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重大项目“中国丝绸艺术大系”之一。本卷主要系统收录中国丝绸博物馆所收藏的清代丝绸藏品,包括150—200件丝绸藏品,按不同年代、不同材质按序分类,进行艺术性筛选、数字化采集图片等工作,完成馆藏丝绸藏品基本实物信息的录入。本卷还配套相应
本书为“中国丝绸艺术大系”之一。本卷主要系统收录广东省博物馆所收藏的丝绸藏品,包括约160件丝绸藏品,按不同年代、不同材质按序分类,进行艺术性筛选、数字化采集图片等工作,完成馆藏丝绸藏品基本实物信息的录入。本卷收录文章1篇(5000-10000字篇),为机构藏品概况介绍及相关藏品研究。本卷还配套相应的文物说明与文献信息
本书为湖北省枣阳郭家庙墓地2014-2016年的考古发掘报告。共发掘曾国墓葬108座,分为大、中、小型墓葬三类;随葬品的种类主要有青铜器、玉石器、陶器、漆木器和金银器等五大类。报告详细介绍了墓地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沿革、工作经过、墓葬形制、随葬品及陪葬坑情况,并进行分期断代、墓地性质、墓主身份、埋葬习俗及文化因素分析,
本书以《武乡红色文物记忆》为书名,对武乡的革命文物进行集中整理,加以介绍,分民主建政、国际友人、抗日烽火、抗战功臣、岁月留痕,后勤保障、抗战文艺、英模风采等部分,内容详细,如《母子杀敌英雄的菜刀》《连环画模范夫妻》《一台铸字机》《一盏不平凡的汽灯》《一本发黄的日记》《珍贵的学习笔记本》《一根竹手杖》《李逸三给孙汉英烈士
本书分为青铜器、陶器、玉石器三册,约27万字,1100幅图。内容方面,以历史时期的黄河流域为时空观照主体,突出考古学、文物存藏的展示视角。每卷前配以分卷概说,卷内以沿黄各省和历史时期为坐标轴,每幅文物图片配以专业解说,解说内容包括了其物理属性、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意义,以便生动、形象、系统地阐释黄河作为
这套书以地域为划分标准,分为10册,以博物馆为组成单元。在每一个博物馆单元中,设计成“博物馆概述+馆藏中国文物佳作赏析”为主的展开思路:(1)“概述”部分介绍该博物馆发展简史,明星藏品概述;(2)“馆藏中国文物佳作赏析”部分,则详细介绍该馆所藏的中国文物。本套书筛选更具热点的、更具代表性的藏品,先考虑到文物价值、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