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四川通志稿》,由清末民初川省颇具声望的学者宋育仁担任总纂,初稿成于1931年,宋氏于是年病逝。是稿虽已具雏形,但因其病逝而未定稿,仅以稿本传之于世。1969年,由四川省图书馆收藏此书稿,其内容包括建置、舆地、官政、食货、礼俗、学校、艺文、人物、民职诸门,计170卷。其价值主要体现在,编纂所采集的资料除采自旧志外,
重庆是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坚持长期抗战,国民政府各中央机构、各学术团体、大学、大后方各地方政府等,对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物产资源等各方面作了大量的调查统计,所形成的文献作为政府机构决策参考。这部分珍贵的史料,其具体内容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多个类别,如农林畜牧、地质矿产、人口、土地、工业
本辑共75册,主要是明嘉靖朝后期至隆庆朝的明人文集,所收以文集为主,兼收部分诗文集,这些文集包括政见、见解、政绩等,如张居正的《太岳集》,还有奏议、信札、传记和墓志铭。
本辑共75册,主要是明嘉靖中期明人文集,所收以文集为主,兼收部分诗文集,这些文集包括政见、见解、政绩等,如张居正的《太岳集》,还有奏议、信札、传记和墓志铭。
本辑共75册收录了明嘉靖朝前期明人文集,兼收部分诗文集。这些文集包括政见、见解、政绩等,如张居正的《太岳集》,还有奏议、信札、传记和墓志铭。
崇文国学经典普及文库,精装 国学经典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函封,无论何时,打开这个函封,我们就能读出那些闪烁着智慧的文化密码。因此,了解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上佳的途径就是阅读国学经典。《崇文国学经典普及文库》共30本,精选了中华传统文明中内涵丰富、经久流传的国学经典,包括史学的经典,文学的经典,哲学的经典,设计精美
本套书均为古籍点校著作。点校和辑录的对象为中国历代文献中涉及重庆的相关史料,并首次对其进行了分类和系统的整理,共计约400万字,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稀见重庆地方文献汇点》(共上、下两本),主要辑录点校重庆地区明清时期的地方志文献;第二部分为《历史典籍中的重庆史料选辑》(共上、中、下三本),对《四库全书》中涉及重庆
本书按专题设卷,主要有如下四类:一是档案文书;二是专题文书;三是官方文书;四是其他文书;所收材料超半数是“秘”级资料,含特秘,极秘等,其余也都是非公开的内部文书,也有很多满铁手抄本和少数复印件;所辑内密文书,大部分出自满铁,兼有其他机关文书,这些文书几乎全都是站在侵略者的立场,为侵略扩张服务的,选编和刊出此类文书,可以
《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二十四史书之首,全书分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五十二万余字,记载了中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约长达3000余年间的历史。《史记》是中国传记文学的典范。《史记》最初没有书名,世人称之“太史公书”、“太史公传”,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是古代
源远流长的中华历史是一幅全景式的宏大画卷,从远古的洪荒、文明的诞生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丰功伟绩,朝代的更迭演绎了绵长的时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