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全6册)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的汇总典籍。书本书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
《资治通鉴》记事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前后共1362年。其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止,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政策的描述,以警醒世人。
此书为编辑整理的重庆图书馆收藏的刘赞廷手稿。刘赞廷号称是清末民国时期康藏边地的一支史笔。他以自己“历边十四年”的经历,纂成图志数十种。除此外,还有《西康建省纪要》《康藏交通择要》《康藏大臣考》《三十年游藏记》等等。他的手稿对西康、西藏地区的风俗、文化和清末民国时期的一些变迁做了详实记录,至今对康藏地区的了解、研究还有很
《安庆市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套装共6册)》系“十一五”国家古籍整理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是我社“著名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书”系列选题之一,共收录安庆市图书馆藏稀见方志六种,涉及安徽省内安庆、六安、阜阳、宿县、蚌埠等五个地区。所选方志均为首次影印出版,馆藏仅为三到四家之内,对相关地区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等研究有较大参
本书(全12册)是一部以清史稿为主干,融入正、野、秘史等大量补充性内容的大清全史。全书包括清朝十二帝十三大王朝的荣辱兴衰的丰富史料,并以史为鉴,揭示了清王朝形成发展、嬗变兴替、兴盛及衰的历史演变,以试图阐释历史演进的内在规律;本书以人为鉴,全面总结个人成败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巨大作用。
本书以2009年中华书局和台湾联经出版公司同时出版的《清代起居注册·康熙朝》为底本,将原档正文由繁体转化为简体,增加句读,划分段落,并按照时间顺序重新编排,是两个版本的合璧之作。对康熙一朝政治变迁的学术研究,特别是对大众读者的学术普及非常有益。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帝王文献史料中,《康熙起居注》无疑是最重要最令后人瞩目的
康熙《池州府志》,清马世永纂修,李月章续修,康熙五十年(1711)刊刻、乾隆五年(1740)重修,共四函二十册,前有魏学诚、曹曰瑛、马世永序。虽然历史上十多次修纂《池州府志》,但都不及康熙辛卯本收录之丰,考据之精。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记载,康熙刻本国内收藏有四家,其中只有天津图书馆拥有全帙。乾隆五年重修刻本,目前收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藏稀见方志丛刊》,系“十一五”国家古籍整理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著名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的子项目,收录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所藏稀见方志89种,含明至民国时期20个省区的各类方志,其中稿本46种、抄本22种、刻本21种。所选志书中孤本69种,占总选目的80%,版本珍稀,具体重要的文献价值和文物
本书共十二卷,依次为县纪、秩官表、选举表、舆地志、建置志、赋役志、水利志、学校志、秩祀志、兵防志、宦迹列传、人物列传。
《舆地纪胜》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地理总志著作。此次对《舆地记胜》进行校点整理,以清道光刻惧盈斋本为底本,并参校北图藏清钞本、清咸丰刻粤雅堂本。在校点整理过程中,精校了宋以前正史之《地理志》、《州郡志》部分,以及《华阳国志》、《水经注》、《元和郡县志》、《通典·州郡典》、《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舆地广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