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一书全面回顾了我国馆藏文物保护的发展历程,充分展示了我国馆藏文物保护的成果。 本书主要分为成果展示和研究论文两大部分:成果展示包括“万年”、“慧眼”、“巧手”、“芳华”和“永宝”五个章节,通过全国10个省(市)23家文博机构的50余件(套)文物,系统地展示了我国文物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
整理神道文献和研究帝陵神道,旨在探究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体系化、整体性特征的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阐明帝陵神道文化、思想与哲学对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体系的构筑作用和完善功能。帝陵神道是一个自然历史发展的过程、天人合一思想的产物和人化自然历程的标誌,也是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的样式、道法自然观念的延伸和自然人化进程的表现,故以神道文献和
陈寿所作《三国志》过于简略,经裴松之作注,内容充实了很多。但裴注主要充实了史实,典章名物方面尚多缺失。近人卢弼先生博采众书,精加校释,误者正之,缺者补之,核正地理,诠释名物,大大有益于本书的研究者。此次出版,又经著名学者钱剑夫先生作了标点整理,读者更为方便。
本书通过对原中国科学院空间研究院使用中国卫星拍摄的斯里兰卡遥感地理图片及数据进行分析和陈述,首次对斯里兰卡的气候、地形、水资源等数据信息等进行了全面的记录,并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详细的解读和分析,阐述当地的水文、地理、气候等变化情况,以期对在斯里兰卡开展科学研究及建设起到参考作用。全书共分为三部分,分别为斯里兰卡国家地理
《冥通记》是陶弘景弟子周子良所写的日记,记载了他梦中与神仙真人交谈的情形,故称“冥通”,经过陶弘景整理并加注传世。《养性延命录》是陶弘景“略取要法,删弃繁芜,类聚篇题”后的作品,是目的是“庶补助于有缘,冀凭以济物耳”。该书辑录了上自炎黄、下至魏晋之间的导引养生理论与方法,共分上下两卷、六篇。是道教史上对养生术的一次大总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的文学理论专著。全书共10卷,50篇。系统论述了文学的形式和内容、继承和革新的关系,又在探索研究文学创作构思的过程中,强调指出了艺术思维活动的具体形象性这一基本特征,并初步提出了艺术创作中
《玉台新咏》是一部汉代至南梁的诗歌总集,共收汉至梁代共690首诗,以绮艳的宫体诗为主。是继《昭明文选》之后,于公元六世纪编成的。收诗769篇﹐计有五言诗8卷﹐歌行1卷﹐五言四句诗1卷﹐共为10卷。除第9卷中的《越人歌》相传作于春秋战国之间外﹐其余都是自汉迄梁的作品。内容中多收录男女感情的记述表达,以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本书分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其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属道家;其外篇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属儒家。
《尔雅注·方言注·山海经传·葬经·穆天子传注》是东晋郭璞四种著述的汇编。《尔雅注》是关于《尔雅》的重要注本,郭璞花十余年的时间研究和注解《尔雅》,以当时通行的方言名称,解释了古老的动、植物名称,并为它注音、作图,使《尔雅》成为历代研究本草的重要参考书。《方言注》是《方言》的第一个注本,郭璞继承和发扬了以活的方言口语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