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是《中国传统家训文献辑刊》的续编。在中国古代,家风的传承往往是与家训、家规结合在一起的。家训家规是一种以家庭为范围的教育形式,古已有之。“家训”主要是指父祖对子孙、家长对家人、族长对族众有关睦亲齐家、治家理财、修身处世等的教诲训示,也有一些夫妻间的嘱告、兄弟姊妹间的诫勉或劝喻。传统家训的名称多样,有十数种之多。本丛
本书是《王文成公全书》的汇校整理本,明代著名思想家王守仁的传世著述基本收录于书中,共计38卷,包括《传习录》3卷、《文录》5卷、《别录》10卷、《外集》7卷、《续编》6卷,及《年谱》《世德纪》和附录7卷。底本选用明隆庆六年杭州初刻本,通校国家图书馆藏明万历初年南京刻本,并校以各类阳明文献的二十余种不同版本,撰写校勘记三
本书主要是真谛的翻译著作和个人撰述,经过对真谛所著译经典的收集并予以分类,对原典进行分段、校勘和注释,特别是对原典某些生僻字、异体字等进行多版本出处解说。该书经过对真谛所著译经典的收集并予以分类,对原典进行分段、校勘和注释,特别是对原典某些生僻字、异体字等进行多版本出处解说。
本书为明代思想家王守仁诗文集《阳明先生文录》的续编,以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徐必进刻本为底本影印。该刻本为海内外仅存的孤本,曾入选《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全书共八卷,前四卷为阳明先生所撰文章、书信、奏疏、公移、诗文,第五卷为阳明先生门人、师友等所撰祭文,后三卷为《阳明先生家乘》。本书可校正、
本书大致可以分爲以下几类:一是地方志中的书院“小传”,关于书院的创建、修葺、扩建等事宜皆有介绍,是研究阳明心学在明清时期传播的重要资料;二是自成卷帙的书院志,除对书院的创建、修葺、扩建等详细介绍外,并对书院的基本制度(如院规、祀典、会则、训约等)进行了详细介绍,书院志中还记载了弘扬阳明心学的学者生平、讲学轶事
《南京佛教通史》全书共分三卷四册,逾250万字,上启六朝时期,下至明清民国,以时间先后为序,系统叙述了佛教在南京地区近两千年的发展历史。编写者鉴于佛教思想义理的发展变化与各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条件和思想文化背景关系十分密切,在书中除了叙述佛教思想、宗派的发展脉络之外,对佛教与各个时代的王朝政治、佛教政策、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
本书新订《朱子全书》,并将《朱子全书外编》与其归并一体,集中进行了全新修订,从版本的选择、标点的使用、最新研究成果的吸纳等方面作了比较大的修改,或更换版本,或进行全新校勘,或修订原误,并增加了品种。新订《朱子全书》的质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更便利使用。
丛书汇集20世纪以来海内外关于《坛经》作者生平、版本传承、历史文化、哲学思想、现代意义等诸多主题的已正式发表或出版的优秀研究论文论著,总成此书(共16种)。
《儒藏?经部》是儒学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史部、论部一起共同构成儒学文献大厦。《儒藏?经部》汇集以经书为主体的经注、经解和经说系列,基本是儒家“经学”成就的汇编,分为元典(儒经白文的重要版本)、周易、尚书、诗经、三礼(含周礼、仪礼、礼记及总论)、春秋(含春秋经、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及总论)、孝经、四书(含大学、中庸、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