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第二版,全12卷共22册)--迄今规模最大最为完备的中国通史,代表当代中国史学研究最高水平
本丛书由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组织多位专家学者点校整理,第六编(1—10册)收录了《挥尘前录》、《贵耳集》等四十余种宋人笔记。
《中国总论》(MiddleKingdom)1200页,上下卷。卫三畏关于中国印象的论著,影印。
本书为六安市2012年刊发的有关志书编纂的指导性业务文章以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续志编修文件之集成,内容涉及编纂方法要求、篇目体例设置等各个方面,是该市指导下辖各县修志的一本指导性用书,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近人甘厚慈编辑的《北洋公牍类纂正续编(套装共4册)》正续编,是一部记录20世纪初清廷“新政”在北洋贯彻执行状况的史料汇编,肉容翔实、具体,较为真实地反映了袁世凯主政北洋期间实施“新政”的方方面面。
《淄川文化遗产(共2册)(精)》由唐加福所著,书中《文物卷》选取了全区500处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五大类文物点,79件馆藏重点文物入册。《非物质文化遗产卷》囊括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曲等九大类268项内容。这套书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具有较强的知识性、科学性和可
《国语研究文献辑刊(套装共10册)》共八篇,二十一卷,是以记言为主的列国资料汇编。自东汉以后,为《国语》作注者甚众,唯韦昭《国语解》流传至今。北宋宋庠作《国语补音》三卷,因宋庠字公序,故后人称其本为公序本,此本流传最广。清著名藏书家黄丕烈发现了宋明道年间刊印的韦昭《国语解》,经精校后刻印,明道本成为与公序本同等重要的《
一、《宋代诏令全集》 我社2012年12月出版的《宋代诏令总集》,系国家古籍办重点资助项目。学术顾问曾枣庄、刘琳,主编王智勇、王蓉贵。全书约1300万字,16开,分14册,定价12800元。 《宋代诏令总集》有如下特点: 一、收文全。本编收录的原则是,凡有宋三百年间的诏文,均悉数收录,使本编成为现存收录宋代诏文最
《历代名人奏议》三百五十卷,收入的1上自商周,下至宋元,是迄今规模最大的奏议彙编。尤其是宋元奏议,对校补现有宋元文史资料颇多裨益。全书分66门类,如君德、圣学、郊庙、治道、经国、礼乐、用人、选举、法令、兵制、荒政、水利、理财、御边等。本书据本社1989年版分5册影印,末附按门类编制篇名详目和奏议作者索引。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并积累了丰富而又珍贵的文化遗产。以人的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并活态存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建立名录对保护对象予以确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