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议,又称奏章、奏疏,是我国古代臣工向帝王进言奏事文书的统称,属上行公文。历史给我们留下的难以数计的奏议,是中华传统文化大观园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它内容广泛,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诸多领域,是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同时,由于其作者大多受过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有的甚或是写作大家、文坛巨擘,因此名篇佳作不少,具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在中国传统的宗法社会中,家谱一直是用谱牒形式记载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及其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文献。宋代以后,家谱在政治生活中基本不再发生作用,家谱的意义转移到敬宗法祖、和亲睦族上,名称上通常冠以姓氏、地名、郡望、几修,或称“宗谱”、“族谱”、“世谱”、“支谱”、“家乘”等等;内容也随之变化
本书是在《雄安新区方志丛书》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增补。除雄县和新安各增补一种外,还增加了高阳、任丘、霸州、大城、文安五县十六种方志,全书共计增补方志十八种。两书合计收録的二十八种方志,基本涵盖了现存的雄安地区方志。所收方志主要为明清两代修纂,少量民国时期方志,这也与我国明清时期方志大兴的发展历史相吻合。本书所收版本,上起
《道光云南通志稿(点校本)》是道光年间阮元等主持修纂的云南综合性大型志典。全书共计216卷,约260万字,内容上起秦汉,下迄道光朝,卷帙浩大,内容丰富。该书修纂严谨,体例比较合理,所设门类包括天文志、地舆志等,以及百余种小分类,是云南历*详尽的地方历史典籍。该书稿现由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文献研究所,康春华教授主持点校,
本书分为图录和研究两大部分:图录主要收录了2018年5月前四川境内考古发掘出土的、现藏于各博物馆、文博机构的典型重要青铜器330多件,分“商与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和“秦汉时期”三大阶段逐一介绍。每件器物都有藏品信息和条目说明,特别重要的还配了线图和拓片。研究部分有四篇重磅论文,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施劲松研
《甘肃藏敦煌藏文文献》是我社继《法藏敦煌藏文文献》《英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献》后的又一大型文献出版项目。敦煌藏经洞的古藏文文献,被英国斯坦因(1905年)和法国伯希和(1908年)分别掠取了泰半,其余散出部分大多分藏于甘肃各地博物馆。《甘肃藏敦煌藏文文献》将全部甘肃所藏收录出版。配合我社正在进行的法藏、英藏敦煌藏文文献,将
本册收俄罗斯科学院圣彼得堡东方文献研究所所藏西夏文藏传佛教文献约六十余号,黑白图版千余幅。刻本、写本皆俱,卷子装、蝴蝶装、册页装等均有。皆为近千年前西夏王朝珍贵的文化遗存,如《甘露光海生金刚文二部》、《大印究竟要集》、《六法圆混道》、《大凤凰空明注》、《见大虚空遮显疏上卷》等,充分体现了以佛统民的西夏社会对佛教的理解与
山西翼城县大河口墓地是一处西周封国霸国的墓地,有大中小型墓葬2200余座,历经十年全部发掘完毕。其中青铜容器墓葬40余座,出土食器、酒器、水器、乐器等各类青铜礼乐器270余件,发现60余件青铜器上铸造有铭文,铭文显示的霸国不见于传世文献,是新发现的一个西周封国。霸国青铜器保存较好,纹饰精美,铸造工艺精湛,长篇铭文较多,
横水墓地位于绛县县城以西约11千米处,是新发现的一处西周封国倗国的墓地,墓地埋藏大中小型墓葬1300余座,2004年至2007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进行联合考古发掘,已经全部发掘完毕。墓葬时代为西周早期至春秋早期。其中青铜容器墓葬80余座,出土食器、酒器、水器、乐器等各类青铜容器300余件,发现110余件青铜礼乐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