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伯希和探险队1908年继英国斯坦因之后到达敦煌。伯希和精通汉学典籍,他以每天1000卷的速度彻查了藏经洞文献,按照四项原则(非通行佛教经籍、有年代题记的写本、古籍和民间写本、胡语藏语写本)收买了总约8000件写本,其中4000件藏文编号,4000件汉文编号,包括粟特文、回鹘文、于阗文、希伯来文等。除了零星刊布以外,
蜀石经肇始于后蜀广政间,毋昭裔在成都主持将儒家经典刻石,共计十种:《孝经》《论语》《尔雅》《周易》《毛诗》《尚书》《仪礼》《礼记》《周礼》《左传》(前十七卷)。入宋后,续刻《左传》卷十八至三十,又补刻《公羊》《穀梁》及《孟子》三经。蜀石经碑石在宋代以后开始湮没,至明清时仅有拓本流传,已属罕见。现仅存《毛诗》、《春秋》三
海藏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期齐家文化于是手工业生产遗址。其发掘工作是配合武威市海藏湖生态治理(湿地公园)建设而开展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项目,位于河西走廊东部,西南距皇娘娘台遗址2.2千米,西距佛教圣地海藏寺0.5千米,早期出土器物组合与邻近皇娘娘台遗址中房址和早期墓葬出土器物组合一致。海藏遗址齐家文化遗存晚期主要为墓葬,
本书的研究以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喀尔喀风格造像为本体,依据扎纳巴扎尔本人之作,参考文献记载,结合比较艺术方法、风格分析方法和图像学方法,通过相关资料的收集,对扎纳巴扎尔的艺术贡献做全面解读,对照他本人的作品比较其他喀尔喀风格造像,并直接观察这一艺术风格的图像特征,讨论喀尔喀风格的独特之处及其发展轨迹。
《芙蓉楼碑刻集萃》是一本集萃在今洪江市(原黔阳县)芙蓉楼碑廊内碑刻的多位书法名家字碑墨宝的书籍,收录了包括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北宋大书法家黄庭坚、米芾,南宋爱国将领岳飞,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以及洪江市本地书法家王继贤、邱开来、陈梅仙等书法名家的真迹。这些书法碑刻记录了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人文景观、风土人情等相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