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作品集为罗步臻捐赠给家乡绍兴市上虞博物馆的100件书法作品,70件写生作品,150件绘画作品。罗步臻1943年生于上海,祖籍上虞,字兆真,号逸翁、轶翁,是海上名家应野平入室弟子。本册为《书法卷》。
本书以艺术家周楠子的视角展现了山水、丝绸之路、瓯江山水等中国传统文化主题,图文并茂,既有绘画展示,也有文字说明:既展现了艺术的思考,也是一次文化的寻旅。作品分三部分:一,描绘新疆特有的紫色砂岩和砾岩构成的红色山峦给他的真切感受,多为大幅巨构的山水创作,取其大山大川的古厚高旷、雄强壮伟。二,多为写生之作,大的画幅不多,旨
蒲华(1832-1911)字作英,亦作竹英、竹云,浙江嘉兴人。号胥山野史、胥山外史、种竹道人,斋名九琴十砚斋、九琴十研楼、芙蓉庵,夫蓉盆、剑胆琴心室等。晚清著名书画家,与虚谷、吴昌硕、任伯年合称“海派四杰”。传世作品有《倚篷人影出菰芦图》《荷花图》《竹菊石图》《桐荫高士图》。
本书所藏宋元书画为以上文博单位所藏之精品,本次集合出版,如南宋陈容龙图、李衎墨竹等相关作品,均为绘画史上的铭品,充分展现了宋元书画的伟大成就,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本书是《常书鸿全集》的第十卷,主要收录了常书鸿先生在法国留学时期、西南抗战时期和敦煌兰州时期等不同时间段内创作的多幅素描作品。
本书是《常书鸿全集》的第九卷,主要收录了常书鸿先生在法国留学时期、西南抗战时期和敦煌兰州时期等不同时间段内创作的多幅油画水粉作品。
本画集共五集,全面展示了尹沧海先生的绘画成就。尹沧海作为当代中青年画家,其写意画当属性灵派,追求禅的哲学意味和文人画的精湛与凝练,除其性情之外,更凸显他对中国画传统的认知与把握,以及他的写意方式之主观性、纯粹性和寓意元素等等。对传统进行有选择的整合,在整合的过程中强化自我的主观感受和体悟,并在实践中锤炼自己的艺术,进而
本书收集了梅墨生写生作品767件,忠实地记录了梅墨生勤于实践的画艺历程,生动地汇聚了梅墨生人、文、画的情理意趣,自然地流露出梅墨生内心超然于物事的生活态度,也鲜明地标注了梅墨生坚守人文传统、追求中国气质的文化立场。这些写生作品是梅墨生对中国画学的一脉传承和发展,是一份难得的民族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是后学研习中国绘画语言
本书收录贺友直已发表及部分未发表的作品。共26卷。第1卷至第16卷为连环画作品,收录贺友直创作的200余种连环画。第17卷至第18卷是其晚年创作的有关沪甬两地的风俗民情画;第19卷至21卷为插图;第22卷至第23卷是综合卷,包括组画、独幅作品、速写;第24卷至第25卷是文论部分,包括论文、创作笔记、讲稿、评论等;第26
本次展览组织筹备长达一年多时间,展览征集到全国报送的投稿作品2600余件,经过中国美术家协会组织专家评审委员会,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从中详选出160件作品参展。在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到静物画有着与众不同的艺术价值和表现趣味,经过精心构图与布局,画面中的物体在形象上得到高度的表现,在色调关系上达到总体的和谐,从而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