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琼室金石补正》是继《金石萃编》之后又一部金石学集大成之作。此书名为补正,是指对《金石萃编》的补正。全书共130卷,所收石刻和其他器物铭文3500多种。书中所收以石刻为主,兼收少量器物铭文和一些砖铭。石刻等物的年代从秦汉到辽、西夏、金。此外又收朝鲜、越南、日本碑刻的十余种。考证精审,是清代金石学的殿军之作。
本书在全面收集历代著录的秦汉官私印和封泥的基础上,高精装度扫描录入并运用信息处理技术对图象进行编辑,最后把这些资料以文字编的形式展现出来。字编拟分五部分,凡例、正文、附录、索引、参考文献。正文以《说文》的五百四十部为序,每条之下先收小篆字头,小篆之下,附入该字楷书。附录中收入未释或有疑问的字,索引依据笔画数目的多少编排
《战国玺印(分域音序)》分为齐系、燕系、晋系、楚系、秦系及分域待考六系,通篇玺印的音序以通用的《汉语拼音音节表》为顺序。玺印的音序以玺印释文的首字读音排序,在释文首字为同一汉字时,按第二字的读音排。如前两个释字一样,以第三字拼音排序,如此类推。玺印释文拼音相同,以四声音调顺序排序。玺印释文的拼音及音调相同时,再辅以汉字
本项目旨在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此前从未公开的战后日本战犯审判资料悉数呈现,不仅包含处理战犯各项条例、办法及审判程序;战犯处理委员会会议记录等关键资料,各审判法庭及相关委员会提审战犯的文件和起诉书、请愿书、供词、判决书、见证人名单以及审判记录等审判材料,更涵盖地方法院、县乡公所等所存调查表、战犯名册,另有公审日本战犯
本辑刊精选了四十余种日本江户、明治时期《左传》的校勘、考证及研究性著作,其中不乏山井昆仑的《春秋左传考文补遗》、中井履轩《左氏雕题略》、安井衡的《左传辑释》和竹添光鸿的《左氏会笺》等名作,这些文献不仅是海外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儒家经典及其学说在国外生根落地的具体体现。
本书重点讲述1986—2015年这个时间跨度里重庆市农业各方面的发展历程,本书选取角度全面而准确,包括农业方面主管部门机构设置及变迁、农业资源与区划、农业农村改革、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法治、农业资金投入管理、农业文化和技术、农业宣传、党的建设等方面。本书忠实于重庆市农业横向各方面的真实状态,将重庆市农业发展状态鲜
《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曹魏、蜀汉、东吴纪传体国别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当时魏、吴两国已有史书,如官修的王沈《魏书》、私撰的鱼豢《魏略》、官修的韦昭《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蜀汉无史官一职,故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陈寿前半生是在蜀汉度过,入仕
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尚书》学研究”的成果,《尚书文献选辑》第一辑、第二辑、第三辑已由线装书局出版,在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为继续推进重大项目,现对清代早中期《尚书》文献予以影印出版,编为《尚书文献选辑(第四辑)》。在清代学术的演变下,清代《尚书》学不断发展。清初官方《尚书》学以《日讲书经解义》和《书经传说汇纂》为
虽然后人对李鸿章提出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一说未必全然赞同,但对晚清时期是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期这一观点却鲜有质疑。究其原因,晚清时期在国家的近代化转型、西方制度与文明的吸收、国民意识的觉醒、改良运动与革命运动的兴起等诸多方面,体现出不同于之前王朝末期的面相。职是之故,从学术的角度来看,晚清的研究既是中国古代史研究的终
本书资料主要来源于黑龙江省档案馆、哈尔滨市档案馆所藏的历史档案以及作者搜访所得遗址遗迹遗存资料。内容从清末、民国到20世纪60年代,主要来自俄国、波兰、德国、奥地利等国的犹太人在哈尔滨的生活经历,包括哈尔滨犹太人出生登记、社会机构章程及资料、社会活动家、户籍档案、遗址遗迹遗存等。本书具有开拓性和唯一性,是对哈尔滨犹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