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138”自成立以来,每年都会选择一个年度策展主题,2023年选择的策展主题为“棱镜”,将继续在策展主题的引领下,以李舜、袁可如、张小黎、蔡雅玲四位青年艺术家的个展呈现浙江美术馆对当代青年艺术创作的思考路径。四场个展即是对策展主题的延展与呼应,同时也是对策展主题的扩充与完善。作品集作为展览的配套画册,将以本次展览内
古琴减字谱,是我国传统乐器中独有的记谱方式,体现了先人的智慧,几千年下来已有完整的体系与符号,有上几百部琴谱和上千首琴曲。减字谱的基因是汉字,除了他的音乐功能和文化意义外,还具备书法上的审美意义。本书作者以书法小楷辑抄,裒选代表性的琴曲四十八首,按古谱的格式,以乌丝栏八行设计,每首曲题写有书法页面和篆刻页面,装帧设计精
本书是“志道·游艺”中国国家画院六人展的配套画册。该展由中国国家画院、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湖北省美术院与湖北美术馆承办,集中展示了中国国家画院极具代表性的六位画家:范扬、卢禹舜、于文江、姚大伍、李晓柱、方向的最新艺术创作。这六位艺术家是中国国家画院众多艺术家中的代表,也是全国画院系统艺术家的代表。画册中呈现了六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琊临沂人,是中国著名的书法家,被奉为“书圣”,他的作品被列为“神品”,历来为人们所珍藏,并用作临池范本,从而陶冶、造就出一代代书法家。王羲之徙居会稽山阴,官东晋右军将军,故又称“王右军”“王会稽”。《晋书》卷八十有传。相传王羲之少时学卫夫人书,后见前代名家书迹,博采众长,草书师张芝,
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它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清末、民国时期是曲艺发展的重要阶段,城市经济的发展,大大促进了说唱艺术的发展,这一时期新的曲艺品种,新的曲目不断涌现,不少曲种已是名家辈出流派纷呈,抗战时期说唱艺术更是在宣传抗敌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本书汇集了这一
本书是中国美术史学奠基人王逊积数十年心血著述的中国艺术通史。《中国美术史》的时间跨度之大,涉及造型艺术之多,所包含的图片数目之丰富都是罕见的。作者以其在中国美术史各门类的渊博知识和在文史、哲学、美学等方面的深厚修养,全面、系统而扼要地阐述了中国远古至明清的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等艺术门类在各历史阶段的成就和发展规律
该书为一套首次全面系统地展示中国大漆艺术史、历代重要文献和漆器的图书。该书旨在梳理历代漆艺工艺鉴赏的流变与发展,用更宏大的世界史坐标去看中国的漆艺术发展,以考古史实为基础,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记述中国历代的漆艺水平以及同时期对海外地区的影响,力图更具创新性地还原一个影响世界的中国漆艺史。全书以时间为序、工艺为纲,系
本书收录了《筑耶毁耶》《林壑清霁》《溪山雅意之一》《溪山雅意之二》《大壑微云》《万岭和鸣》《扬帆》等山水画作品。
《〈芥子园画传〉经典传世本集成》第一次将《芥子园画传》做了系统的学术梳理,收入《芥子园画传》的六部经典刻本——清康熙年间初印本初集、二集、三集;1934年上海有正书局根据康熙版以木版、珂罗版印制《原版初印芥子园画谱》;木刻版《芥子园书画》;日本翻刻版《芥子园画传》。不仅全本原貌影印古本,还对源流、版本进行考证,约请专家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前言;图版;绘画;书法;影集;李祥霆大事记;李祥霆著作;后记。绘画作品包括:万世伯牙心;云海春泉;何来豪气;女娲神韵;幽涧泉;心弦;春风万里图;春之歌;春心如火;春梦图等。